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資料:孔子學院真的代表中國的“軟實力”嗎?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1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孔子與全球化 遍佈全球88個國家的孔子學院是不是名副其實的“孔子”學院呢?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在《論語》中曾如是説,話説得很乾脆,體現的是與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應的歸隱思想,事實上,孔子終其一生也未“乘桴浮于海”孔子生前大概不會想到的是,2500多年後的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孔子學院自5年前“乘桴浮于海”後,終於在海外開出絢麗的花朵:12月13日在北京閉幕的第四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透出的信息是,孔子學院開辦5年來,目前在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

  5年開了282所,也就是平均每年要辦56所,幾乎每6天世界上就會誕生一所孔子學院,難怪有人稱之為孔子學院的“大躍進”與孔子學院相類似的機構中,德國歌德學院始建立於1951年,目前共有144所,平均每年只辦3所,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創辦于1991年,至今僅有30多所,平均每年僅兩所。這樣的對比或許有些簡單,然而,在這些數字繁榮的背後,似乎不應該忘記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孔子學院對中國文化傳播的深度與廣度到底如何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孔子學院是不是名副其實的“孔子”學院呢?孔子學院真的代表著中國的“軟實力”嗎?

  中國文化真的像這些讓人鼓舞的數字一般,在全球都受到歡迎嗎?

  現實顯然是讓人困惑的,不妨看看中國的文化逆差現狀:圖書方面,多年來我國圖書進出口貿易大約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圖書主要是到一些亞洲國家和我國港澳臺地區,面對歐美的逆差則達100:1以上。2004年,從美國引進圖書版權4068種,輸出14種;從英國引進2030種,輸出16種;演出方面,從1999年到2002年,僅俄羅斯就有285個文藝團體到中國演出,同期中國到俄羅斯演出的文藝團體只有30個,相差10倍。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卻屈指可數,《泰坦尼克號》、《2012》等都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效益,但中國的電影在國外,特別是在美國,卻很難得到有效的傳播。從2000年到2004年,中國進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卻屈指可數;再以語言文化而言,美國高中有大約2.4萬人學中文,但學習法語的美國高中學生是100多萬。美國3000多所大學,只有近800所開設了漢語課程。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布朗2003年來中國時説,英國在繼續進口越來越多的家電、服裝和其他東西的同時可以用出口一樣東西來平衡,這就是英語。英語教學作為英國的一項出口,它的價值在5年裏已經從65億英鎊增加到了103億英鎊,約佔其GDP的1%……

  拿來主義當然是不錯的,但當中西“文化赤字”達到100:1時,難道還是一種正常嗎?

  作為一個具有5000年曆史延續至今的文明古國,只出口“中國製造”,比如電視機、皮鞋、服裝,而不出口影視內容、服裝設計,只出口漢語教學,而不出口真正的中國文化,這能是一種常態嗎?

  孔子學院這所被一些讚譽者稱之為代表中國“軟實力”的機構從狹義概念講僅僅只是一所漢語推廣機構。所以知名學者湯一介先生面對“全球開花”的孔子學院直言曰:“現在的孔子學院有一個問題,就是主要是教語言,教文化的比較少!”

  應當承認,傳播漢語當然會起到推廣中華文化的作用,但那有多少呢?

  一位海外學者認為,孔子學院無論是在開發目的、合作平臺和運行機制上都仍然處於一種“高成本低産出”的弱勢競爭狀態,而西方社會向世界推銷的文化教育産品卻處於強勢競爭狀態,與孔子學院相類似的機構如塞萬提斯學院或歌德學院在西方對外文化産品中的地位相當有限,相反,它們是將優勢資源集中到在國外辦綜合大學、資助高端的多學科的國際學術思想交流、輸出代表本民族強勢文化傳統的政治、宗教、經濟學、哲學等課程、選派並資助各種渠道的專家學者向海外推銷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産品方面,營造了國際交流中的優勢競爭文化氛圍,也極大地增加了西方傳統的物質消費品的文化品牌價值。

  誠如一位學者所言:“孔子學院僅僅還處在教漢語、太極拳的階段,這些當然也是中國文化,但僅僅是‘術’,還不是‘道’。西方文化進入中國,首先就傳播他們的價值理念,我們當然也應該傳播我們的理念,比如説《論語》裏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

  讓人尷尬的還在於,一方面中國投入大筆資金以孔子學院在海外教授漢語,而國內體制內的教育卻愈加西化,中國兒童的英語教育時間越來越早,升學、考職稱都會因英語未過關而“全軍覆滅”,而所謂的國學熱更是一種假象,大多數國人對於傳統文化依然相當陌生、隔膜,“禮儀之邦”已成為一個久遠的名詞國學在當下實際上仍處於邊緣。

  廢名先生1930年代在其《莫須有先生教英語》一文中結合當時地方學校教育弊病曾痛述“洋八股”之病:“八股本是亡國的,教育是統治階級愚民的工具,洋八股則是自暴自棄,最初是無知,結果是無恥,勢非如顧亭林所説的亡天下不可,即是中國的民族精神將因學校的教育而亡了。當初張之洞開學堂倒是有誠意學西洋,今日則是洋八股,甘心為奴而已,故中國的學校教育是奴化教育……”

  對比當下,這句話或許並未過時。

  表面的光鮮並不是一種真的光鮮,真正的光鮮要有一種文化的底氣,中國歷史上一直不缺少的就是文化的底氣,何以“文化赤字”頻頻、對外文化底氣越來越不足呢?這些問題的解決無疑需要真正的中國傳統核心價值的創造性轉化和大本大源的重建。

  撒切爾夫人前幾年曾放言“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從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傳染性的學説。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結合中國巨大的文化逆差的現狀與孔子學院的定位,難道這樣的話語還不能讓人警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