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社科院藍皮書:多種因素疊加 中國物價承壓較大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20: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 趙建華)中國社科院20日發佈的《經濟藍皮書》表示,中國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較大,壓力來源於多種因素的綜合疊加效應,主要有國際輸入、需求拉動、成本推動、流通環節問題以及價格翹尾等。

  今年一季度,中國GDP(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9.7%,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0%。《藍皮書》指出,當前,中國供求基本平衡,絕大多數産品供應充足,特別是糧食連續7年豐收、庫存充裕,但引起通貨膨脹的因素仍然較多。

  《藍皮書》介紹説,國際金融危機後,一些國家推出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提高了美元貶值預期,增強了包括石油、鐵礦石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預期。同時,糧食、油料等農産品的國際價格也呈上漲趨勢,中國的大豆、油料進口量很大,直接推動了CPI走高。

  《藍皮書》認為,前兩年貨幣供給較多的滯後效應,也給物價帶來壓力。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全球主要經濟體釋放了大量流動性,新興經濟體因資本流入等因素使得流動性更為充裕,為物價上漲提供了貨幣條件,成為先於發達經濟體出現通貨膨脹的國家。

  中國國內生産要素成本上升、流通環節層層加價也推高了物價。此外,還有價格翹尾因素的基數效應。《藍皮書》介紹説,根據測算,價格翹尾因素對2011年中國CPI的月度平均影響將達2.6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主任、研究員陳佳貴20日表示,如果不採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貨膨脹,全年CPI有可能超過4%(中國官方制定的全年物價漲幅預期目標)。如果經濟增速過快、需求旺盛,必然促使價格上升,形成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