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個稅改革劍指收入差距調節 高收入人群徵稅監管受關注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17: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相關新聞:

  中國個稅免徵額擬從每月2000元上調至3000元

  全國人大常委會20日初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擬將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減除標準,即免徵額由現在的每月2000元上調至每月3000元。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就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作説明時説,為貫徹中央關於加強稅收對居民收入分配調節的要求,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並考慮到居民基本生活消費支出增長的實際情況,有必要修訂個人所得稅法,進一步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

  中國擬將個稅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減為7級

  全國人大常委會20日開始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指出,為了有效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擬將現行的9級超額累計稅率修改為7級。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就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作説明時介紹説,此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實行提高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與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聯動,其目的除了簡化和完善稅制外,主要是使絕大多數工薪所得納稅人能享受因提高減除費用標準和調整稅率結構帶來的雙重稅收優惠,使高收入者適當增加一些稅負。

  高收入人群徵稅成為關注焦點

  在收入分配改革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個稅改革承載了太多民眾的期待。作為主要的納稅群體,中低收入者感到不公的不僅僅是貧富差距的加大之勢,對高收入人群徵稅困難也成為改革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我國現行的分類所得稅制,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産租賃所得、財産轉讓所得等在內的11個徵稅項目採取不同計徵方法,導致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群體可以同時享受各項收入的費用抵扣額,造成部分人收入不透明,繳納的個稅比重相對較低。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稅務教研組組長汪蔚青表示,此次個稅改革主要針對的是工資薪金所得的個稅進行調整,而我國高收入群體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財産轉讓所得、拍賣、股權轉讓以及股息紅利等其他領域。“這次立法的修改,主要是工資薪金內容中的一些修改,惠及了大部分民眾,但對於高收入人群影響並不是很大。”

  專家認為,由於信息不對稱,工資薪金之外的涉稅信息很難被監測和徵收到。“再加上目前很多交易是直接通過現金完成的,即使與銀行打通、互聯,也很難全部監測到。”汪蔚青説,如果對這部分個稅進行徵管,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都遠遠高於工資薪金個稅徵管。

  同時,個人所得稅是直接稅,在所有稅種中,其給徵稅人群的直接感受是最強烈的,故而對這部分稅的避稅動機也是最大的。劉尚希認為,45%的最高邊際稅率在國際上不算低,從國際經驗來看,最高邊際稅率過高將增加高收入者避稅動機,在某種程度上反而不利於調節收入分配的差距。

  “對高收入群體個稅徵收不到位,使得個稅的實際調節力度大打折扣。”劉尚希表示,“我們現在還不完全具備條件掌握高收入群體的實際收入,很難動態檢測到高收入者的全部情況,因此要創造條件使得個稅的實際調節力度和名義調節力度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