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聞資料:個稅關鍵詞之應納稅所得額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10: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報道,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經過多次測算、修訂,將在本月20至22日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次會議上進行初審。中新網財經頻道編輯整理了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法的幾個關鍵詞,以助網友全方位把握個稅改革的脈搏。

  應納稅所得額

  工資、薪金所得的具體範疇影響著個人納稅的基數應納稅所得額的多少,因此,搞清什麼是工資、薪金所得至關重要。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後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為每月收入減除費用2000元後的餘額。此外,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以及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可以從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對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應聘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中工作的外籍專家,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任職或者受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以及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等,每月在減除20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附加費用2800元後的工資、薪金收入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資料整理: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