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藝術品被爆炒 監管政策缺失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9日 10: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發佈報告《2010年全球藝術市場:危機與復蘇》稱,中國去年的藝術品拍賣總額高達83億美元,藝術品交易額佔到全球市場的23%,僅次於美國的34%,高於英國的22%,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報告還顯示,自2009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市場急劇增長,藝術品的交易額幾乎翻了一番。

  中國這一新興市場巨大的潛力吸引了外國的關注:索斯比、佳士得等國際頂級拍賣行在馬不停蹄地蒐羅著吸引中國富豪的拍品;倫敦佳士得2010年開始招聘普通話從業者;位於荷蘭的歐洲最大的藝術品和古董展會T efaf的網站增設了中文説明;西方關注度很高的"藝術資訊"信息網A R TIN FO推出專門針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藝訊中國》。

  對於中國這個在藝術市場"超車"而上的新對手,英國藝術市場聯合會會長安東尼布朗稱,歐盟對在世藝術家獲得的一部分作品轉售利潤徵稅影響了英國的藝術品交易"中國一直有在收畫廊營業稅和藝術家出售作品的個人所得稅。"針對英國對藝術品稅收的質疑,現居深圳的旅德藝術家滕斐反駁道。"'第二'這個'盛名'看上去很美,但背後確實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現實也確實印證了滕斐的憂慮。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爆炒《黃河咆哮》與《燕塞秋》引發的風險,讓越來越多的人質疑"我們是不是真的擁有全球第二的消費者群體"?"各地催生的文交所是中國新一輪藝術品'文藝復興'的助燃劑,還是藝術市場一場虛假繁榮的催化劑?"

  □南方日報記者 謝夢

  現狀藝術品當證券不斷被炒高

  2010年,全國文化産業市場規模超過了800億元。作為文化産業市場的一部分,藝術品交易日顯繁榮。借此東風,全國文化産權交易所遍地開花。

  據初步統計,自2009年6月國內首個文化産權交易平臺上海文化産權交易所揭牌以來,全國各地已經相繼成立了十多家文化産權交易所。2009年11月,深圳文化産權交易所掛牌。2010年5月,號稱"西部第一"的成都文化産權交易所成立;同月,瀋陽聯合産權交易所投資創立了瀋陽文化知識産權交易所。11月,南方報業集團等投資創立廣東南方文化産權交易所。同月,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獲批……

  文化産權交易所成為各地爭相上馬的項目,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家都看到了文化對於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而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各類資本對接。

  然而"雨後春筍"般涌現的文交所卻因狀況頻出被不斷質疑是"形式大於內容"的繁榮陷阱。藝術品實行份額交易後,在文交所不斷被炒高,"證券化"的作品與實際價值開始嚴重脫軌。

  3月17日,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上市"的《黃河咆哮》與《燕塞秋》因炒味太濃,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保護投資人利益,接天津市政府監管部門通知被實施"停牌"。津派畫家白庚延的兩幅畫作《燕塞秋》和《黃河咆哮》,市場估值500萬元和600萬元,但份額化後,"市值"超過了10倍。原本也計劃推出藝術品份額交易的"深圳文交所"目前則宣佈暫停開戶。

  "把作品放在文交所我還是存疑的。"深圳藝術家滕斐對記者吐露,曾經為了父親滕文金(蓮花山《鄧小平》青銅雕像作者)的作品去過文交所。但談到份額化操作,工作人員的講解根本不專業,程序也不規範,"忽悠"的成分大。"文交所提供的鑒定評估機構也缺乏公信力。這樣操作太容易攪亂藝術品的金融秩序了。"

  析因監管政策亟待出臺

  "創新和防風險其實可以同步進行,關鍵是藝術品市場的監管政策,國家要儘快出臺。"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一味攻擊文交所也是不對的。文交所是個新生事物,目前各地的文化産權市場從項目交易量來看還處於較低水平。"新興事物不成熟,因此存在很大名目性。現在打包上市的藝術品還屬少數,肯定避免不了亂炒現象。如果有一天藝術品可以像擺在超市的貨品那樣上規模,就可以吸納大批資金了。"

  作為2011年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許欽松提交了他對藝術品市場的提案。許欽松向記者闡述提案的主要內容,指出政府對文交所的監管不夠。許欽松説,"證券化不等於證券,藝術品畢竟不能完全當作金融産品來操作。文交所自己定規則,以簡單化證券模式來投資藝術品是不對的。"

  同時許欽松還在提案中建議,國家應建立系統的鑒定認證中心。即藝術品的流通應跟著認定證書走,納入國家系列管理;對文化藝術品歷次拍賣做記錄。另外,藝術品證券化需要專業的諮詢機構、投資的指引。這就需要培養相關藝術品諮詢及藝術品證券化操作的專才。未來要靠藝術品交易專業人才去打通投資的平臺、降低門檻。

  記者了解到,雖然提案回復還在等待,但許欽松對今年這個繁榮藝術品市場提案非常有信心。"目前國家很少在報告或是規劃上講到藝術品市場,提到的只是文化産業。發展藝術品市場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包括稅收杠桿等。中國市場的盤子已經在那了,下一步應引導社會大量閒散資金投入這方面來。"

  建議引導社會資本長線投資

  對於投資群體的吸引,目前文交所仍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方面由於沒有專業的藝術品諮詢和了解投資意見的渠道,消費者不懂買;另一方面,真正懂行的專業人士則不買藝術品股票。因此越來越多的人設想,是不是除了文交所的形式,未來可以開拓更多繁榮藝術品市場的渠道。

  "在我看來,企業是未來投資藝術品的生力軍。如果政府能出臺藝術品市場的相關政策將藝術家、消費者、企業利益捆綁起來,實施給企業投資藝術品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那麼未來這個市場繁榮的效果將是驚人的。"滕斐説,"歐洲就出臺很多優惠政策保護藝術家,鼓勵企業支持藝術市場,效果很明顯。"

  有旅德十年經歷的藝術家滕斐借此向記者介紹了在藝術品市場投資方面可供借鑒的德國經驗。

  對藝術家而言,購買畫作或工具等相關物品政府會給退消費稅;同時歐洲國家非常重視給藝術家及藝術品買保險。

  對企業而言,德國有政策規定,企業拿出一定比例運營資金購買藝術品是不納進營業稅的;公共建築和市政辦公大樓可支出6%~16%的建築費用於購買藝術作品。"以德意志銀行為例,級別不同的經理還可挑選不同等級的藝術家作品。這個方式效果特別好。增加藝術品市場效益的同時,對企業和個人也都是一種認同和鼓勵。還例如德國的安年保險,十年前就投資了相當於4000萬人民幣的資金用來購買藝術品。"滕斐介紹道。

  我國鼓勵社會資本流向藝術品領域的行動體現在2009年的全國"兩會"上,廣東畫院院長許欽松提倡民間建美術館、博物館的議案就被採納。"像日本企業拿出部門資金建美術館政府是給企業減稅,這就有益於社會資本流入文化産品。"許欽松認為,配套的扶持政策體現在,一個企業每年拿出利潤的一定比例來購買藝術品,那麼就給他一定的稅收優惠;或者企業在收藏藝術品過程建立有效的返稅機制,鼓勵企業有意識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