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農業部:國外種業進入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電 (記者 石岩)“國外種子企業進入中國,對我們既有挑戰也有機遇。”中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馬淑萍18日如是評價國外種業進入中國的影響。

  馬淑萍介紹,國外企業最早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目前共有35家跨國種業在中國註冊登記。其中經營玉米的有5家企業,經營棉花的有2家,其餘28家均為經營蔬菜和花卉。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為數不多的跨國種業中,出現了諸如美國先鋒公司這樣的企業,該公司多年來致力於基礎性研究,並自2005年推出第一個玉米品種——先玉335,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佔據了玉米生産大省吉林全省玉米播種面積10%,引發了中國國內對於種業被國外壟斷的憂思。

  針對這一現象,馬淑萍在18日召開的農業部新聞發佈會上稱,國外種業的到來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優良的品種,對豐富中國農作物的品種資源,特別是適應國人對品種和消費需求的多樣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馬淑萍坦陳,外資的進入也給國內帶來了壓力。她分析,國內種業與國外的差距首先表現在品種方面,如品種抗逆性、商品性不夠。此外還有種子加工技術、企業經營等方面的差距。她特別提到,跨國企業特別注重售後服務,中企在這方面做的仍然不夠。

  此間有專家指出,要使中國種業走向強盛,首先要將種業提升到國家的産業振興戰略高度,同時要整合國內種業研發力量,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對此,馬淑萍在18日舉行的農業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農業部已起草《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並在2月22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意見》首次明確了農作物種植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産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

  除此以外,《意見》還首次明確了種業科研的分工,並首次明確了企業的主體地位。

  “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以國務院名義發的種業文件只有6個,每一個文件都對中國種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和指導作用。此次《意見》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馬淑萍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