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衛生部副部長:公立醫院改革是中國醫改最大難題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被稱為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攻堅年。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上指出,公立醫院改革是我國醫改的最大難題,如果體制問題不能得到很好解決,公立醫院改革很難取得實質性進展。群眾看病負擔過重,醫院經營機制改革等核心問題都是公立醫院改革繞不過去的“坎兒”。

  公立醫院看病難、看病貴是群眾的“心病”

  在我國,看病難、看病貴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負債治病,因病致貧的現象屢見報端。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醫療保障覆蓋面窄、公立醫院佈局和結構不合理等內在問題無形中加大了群眾的醫療負擔。

  技術較高的醫療專家紛紛“投奔”北京、上海、深圳等醫療設施較為完備的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導致求醫者向醫療技術水平較高的大城市轉移。以北京為例,每年有近7000萬外地患者進京挂專家號,而專家號全年不到180萬個,就算醫院每天24小時開放門診也滿足不了需求。

  公立醫院是我國衛生醫療體系的主體。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公立醫院14086家,擁有床位273萬張、衛生人員346萬人,分別佔全國醫院數、醫院床位數和醫院衛生人員數的71%、90%和91%。公立醫院提供的診療和住院服務,佔全國醫院診療和住院人次的90%以上。

  但是,群眾醫療費用的實際負擔並未在公立醫院有所減輕。據衛生部統計顯示,群眾個人衛生支出的絕對數仍在上升,2008年為5098.7億元,2009年為6570.8億元。

  黃潔夫説,公立醫院改革最基本的是相關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佈局方面,公立醫院總體佈局不合理,條塊分割、交叉重疊,城鄉、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層次方面,分工協作體系不健全,基層服務能力薄弱;結構方面,部分服務領域如老年護理、康復、精神衛生等比較薄弱。

  公立醫院改革的根本是醫療體制改革

  黃潔夫坦言,我國公立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他説,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每天接診的病人多,門診部、住院部就像大超市一樣人滿為患,醫生每天估計要為100多位病人提供治療服務,診病、治病的精準度很難保障,看病難、看病貴無法得到根本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反映公立醫院改革距離群眾的期待尚有較大差距。因為公立醫院管理體制上職責不清、權責不明,導致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慈銘健康檢查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説,以藥補醫的機制迫切需要改革,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是今年攻堅克難的主攻方向。

  此外,我國優質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配置不合理,也是影響公里醫院改革取得突破的主要瓶頸。據統計,在我國每一千人中,執業(助理)醫師為1.75人,配置水平與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相近。但是,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只佔42.4%,縣級醫院只有19.4%,優質衛生人才資源集中在城市公立醫院。

  黃潔夫指出,公立醫院改革最根本的是推動體制改革。他分析説,如果醫療體制改革不能取得良好成效,公立醫院的實質性改革很難完成,公立醫院改革不成功就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醫改的期望。

  各地嘗試建立多元化醫療服務體系

  目前,國家確定了遼寧鞍山等16個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絡試點城市,共覆蓋8000余萬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6.09%,共有公立醫療機構3956家。同時,各省也確定了31個省級試點城市承擔本地區改革探索任務。至此,全國共有47個城市陸續開展試點工作。

  公立醫院內部管理改革已經著手進行。據了解,全國有1200所三級醫院實行預約診療和分時段就診;有900多家醫院的7300多個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在22個省區市近100家醫院開展電子病歷試點等。

  海南省衛生廳廳長白志勤説,強化公立醫院內部管理除要從“開源”的角度對優質醫療服務資源進行挖潛,緩解供需矛盾,還須有效“節流”。一方面要健全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另一方面患者要配合實現分級有序就診,以便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黃潔夫説,看病難、看病貴是管理、制度等多重因素導致的一個結果,各種試點措施目前可能還無法徹底解決這一頑疾。但是只要深化醫改工作,隨著補償機制的完善、醫保制度的健全以及基本藥物制度的推行等,相信改革成效最終會在公立醫院集中體現,並傳遞到老百姓身上。(記者傅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