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鐵公雞”何其多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8日 08: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截至4月1日,在已公佈年報的1307家上市公司中,每10股分紅在10元及以上的公司有15家,除貴州茅臺等3家國有獨資企業外,其餘12家企業派出的紅利總額達22億元,不過其中有15億都分給了公司的老闆和高管們。劉道偉繪

  超過四千億元的現金紅利,使中國股市的分紅力度超過以往。但少分紅甚至長期不分紅的上市公司,仍然比比皆是——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逐一披露,各公司分紅情況漸次明朗。誰給股東發紅包?誰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慷慨與吝嗇的背後又折射出哪些行業發展的窘境與制度設計的缺陷?這些,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截至4月11日,已公佈2010年年報的上市公司1431家,共派現金(含預案)4001.57億元,平均每公司近6億元,中國股市的分紅力度超過以往。比如,建設銀行現金分紅的股息率和派息率分別達到4.1%和37.9%;貴州茅臺一次拿出近23億元進行分紅。類似“大紅包”的增多,令廣大投資者歡欣不已。

  然而,打開這看似豐厚的“大紅包”,投資者仍有許多不滿意。

  ——現金分紅水平整體上依然過低。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雖然較高,但較之股價,股息率卻很低。截至3月22日,宣佈分紅的445隻個股中,以其當日收盤價計算,320家公司的股息率都在1%以下,僅有7家公司跑贏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

  ——“有紅不分”的鐵公雞仍然比比皆是。不少具備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業研發或擴大再生産等名義逃避分紅責任。截至3月21日,A股已發佈年報的657家上市公司中,有119家近三年內“一毛不拔”,其中“有紅不分”者超過一半。

  ——行業發展冷暖不均導致分紅差距較大。分析年報,中國石油、中國銀行等一大批“國”字號大型企業利潤分配持續加強,農林牧漁、公用事業和輕工製造等行業的派現比例超過市場平均值。而紡織、建材、化纖等眾多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計劃分紅或轉增股本者並不多。許多公司自身難保,何談保障投資者的分紅權?

  此外,上市公司利潤增速放緩而公司高管薪酬增速迅猛的現象,令廣大投資者憤慨不已。而央企分紅海外與國內厚此薄彼、同股不同利等問題,也令內地投資者“很受傷”。

  持續的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的主要標誌,對於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源動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股市一直背負圈錢的罵名,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給得少。統計顯示,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資總額是分紅總額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很難使股民依靠分紅回報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産性收入,只能從長線投資轉向短線投機,通過“高拋低吸”來博取股票差價收益,這也助長了證券市場“重投機、輕投資”的畸形價值取向。

  客觀地講,近幾年隨著資本市場迅速發展以及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總體情況較以往有了明顯好轉。但由於約束力不強、回報股東意識薄弱,少分紅甚至不分紅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督促上市公司履行向投資者分紅的義務,還需不斷彌補制度漏洞。2009年A股融資低於當年分紅,“予”多於“取”,就是受益於2008年證監會出臺的新規——將再融資與現金分紅挂鉤。可見,消除“有紅不分”或“高紅低分”的現象,從根本上講還要完善制度。比如,重大資産重組設置現金分紅“門檻”。再如,增強分紅信息的及時性與透明性——與成熟資本市場中上市公司按季度分紅、分紅政策一貫而透明的做法不同,我們上市公司按年分紅,並且由於信息不透明,某些高額分紅方案往往淪為市場朦朧炒作的題材。只有制度“硬”起來,那些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才會有所顧忌,股民的利益才有保障。

  企業興衰成敗,決定其利潤分配能力。無紅可分的公司大多身處傳統行業,在經營上已顯“疲態”。增加它們的“分紅”能力,確保投資者權益不縮水,還須強身健體、創新轉型,面對國內外市場風雲,增強自身應變能力。

  針對目前部分上市公司領導人年薪畸高的問題,要進一步創新監管措施,規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行為。例如,完善薪酬機制,將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分紅情況挂鉤;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在重大分紅等事項上繼續引入分類表決機制,防止出現因投融資事項導致的非理性分紅,等等。

  應當承認,現金分紅並非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惟一方式,也不能簡單地説現金分紅越多越好。但畢竟,持續的、規範的現金分紅,是投資者理性投資的“方向盤”、是上市公司完善經營的“壓力計”、是股市增量資金的“源頭水”、是資本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風向標”……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還應更“給力”! (曲哲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