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瓦良格”號的前世今生(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7日 15: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國內幾家官方網站登載了正在大連造船廠改建的“瓦良格”號航母的照片。上面顯示,“瓦良格”號的改裝已接近尾聲,其涂裝換成了中國海軍艦艇標準的淡灰藍色。

  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法國、英國和俄羅斯具備設計並製造大中型航母的能力,然而這一長期由西方主導的“航母俱樂部”可能即將迎來一位來自東方的新成員。

  西方媒體猜測,中國首艘航母即將投入使用,並強調航母服役將成為“中國軍隊全面推進軍事現代化進程的重大轉捩點”。簡氏防務週刊分析稱,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可能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下水,它將安裝相控陣雷達和地對空導彈,成為一個比美國目前的航母更加獨立的作戰平臺。有軍事問題專家指出,即使中國部署“瓦良格”號,也不意味著中國具備了威脅他國的戰力,“瓦良格”號僅僅是中國向西方航母強國學習而交納的“第一筆學費”。

  關鍵數據

  主尺寸:艦長302米、艦寬70.5米、吃水10.5米

  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

  機庫:長152米、寬26米、高7米

  排水量:55000噸(標準) 67000噸(滿載)

  動力:採用兩套現代級相同動力, 總功率200000馬力

  航速:29~31節

  J172

  結緣

  舶來航母

  過程曲折

  “瓦良格”號與中國結緣的過程頗為曲折。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之後,前蘇聯領導人和海軍將領逐漸就航母的重要作用達成共識。隨後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真正意義上的中型航母——“1143.5項目艦”,具體由位於烏克蘭境內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負責建造。直到蘇聯解體,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只完成了首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建造工作,該艦隨後歸於俄羅斯海軍麾下。而二號艦“瓦良格”號只完成了約68%的建造工程,未能安裝武器和指揮控制系統,只能算是一艘空殼航母。

  烏克蘭本國海軍不需要航母,當時的俄羅斯海軍又無力支付續建費用,“瓦良格”號只能孤獨地等在船臺任憑風吹雨淋。與遭拆解的同門師兄不同,“瓦良格”號最終因與中國結緣獲得了新生。烏克蘭政府于1999年與澳門一家公司達成協定,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將該航母轉讓。幾經波折後,這艘航母最終於2002年抵達中國港口城市大連。

  “瓦良格”號落戶大連後,西方軍界和情報界對它的猜測和解讀就沒有中斷過。不過,該航母的船體、飛行甲板和艦島等主體結構早已完工,即使內部進行改造,外部也無從察覺。於是,西方國家只有在外圍打探消息。

  2009年,武漢某地驚現一座與航母外形相似的建築。新加坡《聯合早報》、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等外國媒體紛紛猜測,這是中國為改造“瓦良格”號航母建造的陸上模型,目的是為了儘快摸清航母內部的艙室和管線佈局,並模擬艦載機在甲板和機庫中的位置等。此外,與航母配套的艦載戰鬥機、教練機和預警直升機也成為西方伺機打探中國未來航母作戰能力的“參考性裝備”,相關報道也時常有驚人之語。

  不過,直到2011年初,一切猜想才最終有了答案。美聯社援引《漢和防務評論》的報道稱,“中國首艘航母的修復工作已經接近尾聲”。西方媒體及中國網絡上發佈的照片顯示,“瓦良格”艦島上已林立雷達、天線等電子設備,船舷上也裝備了神秘裝備。顯然一切已有答案。就像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2009年與時任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會見時所講的那樣:“大國中沒有航母的只有中國,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

  猜測1

  7月1日可能下水

  日前,中國媒體報道稱,經過多年的整修,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很快便會進行首航。4月6日,一家中國網站提到,“瓦良格”號航母的整修工作已接近完工,它的殼體已被涂上中國海軍的標準顏色。該航母最早可能於今年7月1日下水。

  猜測2

  艦載機 中國造

  俄羅斯媒體報道,中國互聯網上出現了昌河直-8直升機照片,可能裝配了機載雷達搜索和指揮系統的外部天線,表明有關中國在從俄羅斯進口的卡-31預警直升機基礎上研製同類産品的傳言看來是有根據的。據悉,這種直-8AEW預警直升機將裝備到中國航母上。公開照片顯示,其雷達天線可能使用合成孔徑,位置在貨艙後面,處於折疊狀態,可能會在工作狀態時放下,以便360度旋轉掃描。

  近日,日本《朝日新聞》刊登一則驚天軍事消息,稱中國的首架垂直起降戰機“殲-18”已經研製成功,並於上個月在內蒙古某秘密軍事基地順利試飛。“殲-18”的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戰鬥機技術的進步,也是推出航母的又一重大階段性成功。文章説,中國從2002年開始計劃自主製造,但是由於缺乏關鍵的彈射技術,致使航母設計陷入停頓,為此中方放棄原來的水平起飛設計,轉而開發第四代垂直起降戰機“殲-18”,設計的成功使中國一舉兩得:戰鬥機升級和航母即將問世!

  武器

  比美國航母

  更獨立

  有外媒指出,這艘航母自2002年起,便一直在大連港進行現代化改造。雖然該航母的殼體是前蘇聯于1998年建造的,但中國得到它時並不包括電子電路、雷達、天線、發動機以及其他設備。

  4月8日,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的一份報告稱,“瓦良格”號航母將安裝相控陣雷達和地對空導彈,從而使它成為一個比美國航母更加獨立的作戰平臺——美軍航母通常需要宙斯盾導彈巡洋艦提供保護。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設備安裝, 內部設施基本完成。從近期的圖片可見艦橋已搭好橫架。艦體四角裝備有HHQ16防空導彈4X8垂直髮射井, 全艦共128枚導彈。由艦橋中部四個角的四部與船身中部的兩部前罩雷達控制。另外艦體的四角各裝備有2部CADS-N-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尾部裝備兩座AK630M1速射炮, 四座金屬風暴24管多用途火箭發射器。J172

  差距尚存

  未達到航母強國水平

  雖然裝備“瓦良格”號可大幅提升海軍作戰能力,但與歐美海軍裝備的核動力航母相比,中型常規動力航母仍有不小的差距。軍事專家洪源指出,就“瓦良格”號的初始設計和先進程度而言,與西方先進航母仍有很大差距,未來很可能會充當航母訓練艦。

  一位曾在中國空軍部隊服役的軍事專家表示:“核動力航母可多年不用補充燃料,能長時間在海上作戰,而常規動力中型航母需要時常補充油料,續航時間較短。”在艦載機出勤頻率和艦載機載彈量方面,採用滑越甲板的“瓦良格”號也弱于裝備彈射器的美歐大型航母。由此可見,即使中國海軍裝備改造一新的“瓦良格”號,也只是解決了航母的有無問題,短時間內還無法達到“航母強國”的水平。

  未來展望

  從改造到建造

  僅僅是個開始

  嚴格來説,中國發展“瓦良格”號航母,是改造而非建造,但這同樣可為中國獨立研發國産航母積累經驗。軍事專家洪源指出,改進並使用“瓦良格”號,有助於中國摸清航母的基本特徵和使用規則。如果“瓦良格”號最終能夠投入部署,還將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建設甚至軍事工業産生重大影響。

  如今,“瓦良格”號航母已經涂上了中國海軍的“標準色”,也許不久後那面代表著榮譽的軍旗便會飄揚在它高聳的桅桿上。航母不僅是中國軍事現代化跨越性發展的代名詞,同樣也是中國國防工業實力提升的里程碑。“瓦良格”號或許僅僅是個開始,未來還將有更多的奇跡等待我們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