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一篇報道何以感動中國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1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

  本報4月1日在一版頭條刊發通訊《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之後,新華社全文播發,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國青年報、解放日報、河北日報、河北電視臺等中央、省市新聞媒體和人民網、新華網等百餘家網站也紛紛轉載和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篇報道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生動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當今社會的主流地位和巨大感染力,也是“三貼近”的精品力作,所取得的社會影響值得認真總結和探討。為此,我們邀請首都新聞界的專家學者,從新聞學專業的角度剖析這組報道的成功經驗,揭示新聞背後所蘊含的重大意義,以饗讀者。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唐緒軍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恒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道,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

  從專業角度來看,我以為,這組系列報道是新聞媒體踐行“三貼近”原則的成功之作,是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同時也是傳統報紙在多媒體時代彰顯自身價值的一次有益嘗試。值得認真總結,發揚光大。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一貫強調報刊與人民群眾生活的緊密聯絡。馬克思曾説過,報刊“它生活在人民當中,它真誠地和人民共患難、同甘苦、齊愛憎。它把它在希望與憂患之中從生活那裏傾聽來的東西,公開地報道出來”,報刊“應該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達者”。可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記者不再深入基層了,滿足於聽彙報、打電話,報刊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産生了距離。“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的提出,就是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重申和強調。

  從4月1日第一篇報道的署名來看(2位通訊員、1位記者),顯然它來自於當地基層第一線,其後續報道更是記者們現場跟蹤採訪的結果。來自於生活的報道,必然具有了影響生活的力量。老報人范敬宜曾説過:“作為記者,要抓住重大主題,牽動千萬人的心,必須和實際保持最密切的聯絡。”因為“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

  伴隨著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和發佈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樣化,接收和製造的信息量也就成倍增長。在如此巨量的信息海洋裏,主流媒體存在的價值就在於要披沙撿金,去偽存真,抑制噪音弘揚主旋律,引領時代的風尚。改革開放30多年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們的個人利益訴求獲得了極大的釋放,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感嘆著真情的失落,感嘆著誠信的式微。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恰恰用一個溫情的故事觸動了人們情感中最柔軟的地方,因而具有了道義的力量。這組報道再一次告訴我們,偉大起于平凡,崇高源自尋常。主流新聞媒體要做的就是發掘平凡中的偉大,傳播生活中的崇高。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發揮引領社會輿論的作用。

  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彰顯了報紙在多媒體時代的存在價值。毋庸諱言,隨著電子郵件、博客、微博、社交網站和手機短信的廣泛使用,傳統報紙在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和廣泛性上相形見絀,其生存價值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光明日報的這組系列報道的推出,以及所引發的廣泛的社會反響,證明了即便在多媒體時代,報紙仍然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

  報紙的這種價值體現在其報道的客觀、真實和公正、深刻,體現在其寓意抽象于具體的敘事手法上,體現在其對社會輿論的議程設置上。配合著這組系列報道,光明日報先後推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詮釋》、《約定背後的精神堅守與價值力量》、《唱響和諧社會主旋律》等評論員文章和社論,並及時反應了社會各界對這一系列報道的反饋意見,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表彰兼愛讚揚誠信的輿論熱潮。如果沒有光明日報的集中報道和強力評論,以及其他媒體的迅速跟進,很難想象這件普普通通的尋常事會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報紙在現代社會展示出的整合思想、引領輿論的巨大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彰顯媒體在弘揚時代精神方面的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聞學院教授 鄭保衛

  近日,由光明日報等媒體集中報道的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堅持15年默默資助病逝同學雙親的故事,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廣大讀者通過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想,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頌揚人間愛心的熱潮,這充分彰顯了媒體在傳遞人間真情、弘揚時代精神方面的作用和力量。

  報道之所以能夠産生這樣大的社會影響,首先是故事感人。河北農大學子的事跡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真善美的思想品質和敢於擔當的精神風貌,而他們病逝同學李寶元的父親李維賀“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擲地有聲的語言和辛勤勞作還清7萬元欠款的行動,則讓人們看到了“守信譽、重承諾”的中華傳統美德。這些都深深感動了讀者,引發了全社會對愛心與誠信問題的思考。

  其次是媒體的精心報道。正是光明日報等媒體深入的報道,才使得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同學,以及他們病逝同學李寶元的父親李維賀的事跡與精神更加純樸、更加感人、更加讓人信服和欽佩,使得故事主人公的事跡更具感染力,更能激勵人。

  從新聞傳播的角度看,這組報道的成功給我們留下了不少啟示:

  典型需要積極發現和挖掘。光明日報通訊員方艷梅、鹹立冬和記者耿建擴深入實際生活,深入群眾之中,發現和挖掘出了河北農大果樹93(01)班同學這個頗具代表性的大學生團體,並且精心采寫了他們的感人事跡。可以説正是他們的敏銳發現和深入採訪,才使得這一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典型得以同讀者見面。這也是我國新聞工作者堅持“三貼近”的又一成功範例。

  典型需要精心宣傳和推廣。光明日報對這一典型的宣傳可謂獨具匠心,精心安排。報紙通過通訊、評論、跟蹤報道、網評薈萃等形式,不斷深化報道,擴大宣傳效果,從而使得典型本身更加豐滿,更加能夠體現時代精神,更加能夠激發人們對愛心和誠信的崇尚與頌揚。

  全媒體時代的典型宣傳需要各種媒體共同參與發揮作用。這一典型的傳播除了光明日報報道起到主導性作用外,其他媒體的跟進與配合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媒體運用多樣化的方式逐步推進報道,使得報道的主題思想得以不斷昇華,主導精神變得更加凝煉。特別是是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加入,為媒體與群眾之間的互動提供了便捷條件,許多網民跟帖表示對典型的認同,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在群眾中很快便形成了輿論熱點,引起廣泛的社會共鳴,從而奏響了一曲和諧社會的主旋律。

  抓住“三感”是寫好通訊的成功路徑

北京大學新聞系副主任、教授 陸紹陽

  光明日報《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通訊及相關報道文字樸素,敘述感人,沒有八股文的腔調,不僅具備優秀通訊作品主題明確、材料精當、人物鮮活、角度新穎的特點,而且還從新的角度進行了通訊寫作的嘗試和探索,特別是文章中突出了三個“感”,使得這篇通訊更加動人:

  一是情感。這組報道寫出了濃濃的父子情、同學情和鄉情。父子情就不必説了。同學情是通過15個臘月的匯款單和一封封樸素無華的信件來體現的,不僅僅給老人以物質上的幫助,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撐,使失去兒子的兩位老人能夠有勇氣繼續生活下去。文章中還寫出鄉情的淳樸。李維賀老人向鄉親四鄰借了不少錢還債,鄉親們不僅沒有催著他還錢,而且在李維賀還錢時還少要甚至不要。這種互幫互助、友愛和諧的行為,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二是現場感。這組報道突出了身臨其境的現場感。無論是李維賀與等在路邊的河北農大同學的見面,還是李維賀在兒子病床前的悉心照顧、兒子離世後的淒惶和母親的試圖自殺等等情景的描寫,都讓人感慨萬千。人世間最動人的時刻也就是思念、重逢、在別人困難時伸出的援助的手,最揪心,也最能體現深情厚誼的,無非是生離死別,以及在這特殊時刻表現出來的情懷。作者用細緻、飽含深情的筆觸,把讀者帶到了一個個特殊的場景,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喪子之痛和普通人血液裏流淌著的大愛無疆。

  三是歷史感。這組報道體現了厚重的歷史感。這裡所寫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兩代人長達15年的持續往來,是一個日久見人心的真情故事。15張匯款單,56封信,互助、友愛、誠信、堅強,從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道德源泉,這也是這個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也註定會有燦爛未來的道德基因。

  事情本身的事實性,再加上作者在寫作時對“三感”的重視,使得故事的進展不是那麼平鋪直敘,而是呈現出更豐厚、更真摯、更感人的質地。這組報道通過通訊、評論等形式,通過採訪倫理學家、社會學家,解析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從多側面多角度展現了美德的力量,使這棵道德之樹能夠開枝散葉,影響更廣大的群體。

  國外新聞學理論中非常推崇新聞的發現機制,也就是説發現平凡中的不平凡,擦亮矇住灰塵的珍珠,讓它光華自現。我們傳統的通訊作品,作者的視線往往過多地向上看,如果我們更多采用平視的視角,就會發現身邊就有很多動人的事,就像這組報道一樣,抓住“三感”,這或許是寫好通訊作品的又一條路徑。

  凸顯當代大學生典型的時代特徵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院長、教授 雷躍捷

  光明日報首發的這篇《只為一個永遠的約定》通訊,題目很講究,內容很耐讀,情節很吸引人,文字樸實而又有意猶未盡之感,可以説又推出了一個當代優秀大學生群體的典型。

  上世紀80年代有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在華山搶險救人的大學生英雄群體,新世紀有湖北荊州長江激流中搭人鏈救落水兒童的大學生群體,而此次報道所展現的河北農大的大學生典型則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最好詮釋。這三個典型的本質是相同的,展現了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從內涵和形式上看,後者與前兩個典型又有區別。前兩個典型是面對突發危險事件時的英勇表現,帶有明顯的悲壯色彩;而這次的事情少了幾分悲壯,河北農大園藝係果樹93(01)班大學生們的義舉甚至也談不上勇敢,可以説是平凡的一件事情。但就是這樣一件看似平凡的事件,凸顯了其中所蘊含的不平凡。為了一個班會上的約定,大家堅持了15年,這就是一種平凡中的偉大。讀過這篇報道之後,給人內心的感動是別樣的、深層次的。它展現的是很有力度的一種愛。這是一篇蘊含著兼愛、堅守、誠信等人間美德和人性向善的故事,雖然故事並不悲壯,但它如春風般緩緩拂過讀者的心靈時,喚醒的是人們心底期盼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看似離我們漸行漸遠,但一抬眼、一伸手,它卻在眼前可觸摸……

  這組報道很有底蘊也很有內涵。15年對一個不成文的約定的堅守,是一種誠信。現在社會上都在呼喚誠信,都在講一諾千金。什麼是誠信?河北農大同學們的這種做法就是誠信的最好體現。15年大學生對自己諾言的堅守昇華成一種帶有誠信特色的兼愛,它豐富了當代“誠信”這個概念的內涵。其實,關於誠信,報道中還有第二條線索,就是兩個老人還債的故事。他們在兒子的同學們每年匯款和56封信的鼓勵下,堅強地面對殘酷的現實。同時為了踐行自己的承諾,為了還清欠鄉親們的債,而不辭辛勞地打工掙錢,這也是一種誠信的表現。這組報道很有現實意義,它不是通過教條的演繹,而是運用活生生的事例,來呼喚已經漸行漸遠的一些中國傳統美德。諸如兼愛、誠信、堅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等等,而河北農大的大學生15年堅持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也是在踐行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實現在太平盛世年代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抱負。

  此組報道敘述用白描的語言,沒有華麗辭藻,只是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這當然也與故事的題材和內容有關。故事很平凡,像時間流逝般波瀾不驚。15年來,當年的大學生如今已人到中年,歲月可能磨掉了曾經擁有過的指點江山般的激情,但他們卻一直堅守著當年畢業班會上的那份約定,這種平凡實屬不易。這組報道雖沒有什麼警句,也沒有刻意用來吸引眼球的東西,但讀者會記住這件事,會想起這些大學生,會記住這個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但這群大學生和這兩個老人都做到了的樸實的故事。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這組報道是非常適合的。這就是平凡中的偉大,樸實中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