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各部委將連出組合拳應對通脹 經濟法律手段齊出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5日 02: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中央強調“千方百計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後,各部委將連續打出政策組合拳應對“輸入性通脹”。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國家正在積極從生産、流通、財政、貨幣等方面入手,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管理好通脹預期,防範輸入性通脹,使中國經濟在平穩的宏觀環境中實現良性的調整和增長。

  日前,有關部委人士告訴記者,我國已建立了穩定物價部際聯席機制,這些部委主要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鐵道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國家糧食局等。部委間將形成物價監測、趨勢分析、政策歸口等分工協調機制。

  數據顯示,在經歷了1、2月份CPI連續走高之後,3月份C PI依然向上是業界專家的共識。專家預計,3月份CPI將保持在4.9%至5.3%之間,突破5%的可能性較大。而且,4、5月份的CPI指數很可能依然在高位徘徊。

  有關國際機構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全球經濟復蘇中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成效,本國的經濟也正在逐步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但有關發達國家量化寬鬆的政策使全球經濟又進入了更加複雜的狀態。德意志銀行全球市場分析師高等表示:“由於輸入性因素的影響,中國、印度等國家的通脹指數超出了我們前期報告的預期,這給相關國家的宏觀政策造成了挑戰。”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美國等有關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給全球經濟製造了難題,使國際油價等資源品價格持續上升帶動有關國家國內物價指數的上漲,由此,困難之中的歐盟不得不提前加息,亞洲一些新興市場也不得不採取被動式貨幣收緊政策。

  最近,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方面的研究報告都認為,中國的通脹問題,源於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外部輸入性的,又有自身內源性的。“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世界各國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都相繼出臺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寬裕的流動性對物價的上漲造成壓力。由於輸入性通脹壓力可能增大,中央政府需要多方面醞釀措施,積極應對輸入性通脹以有效穩定物價。”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近日表示,雖然當前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有不確定和不可控因素,但政府已經構築了多重防線,不會任由輸入性通脹帶動國內物價高漲。他説,“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對此是有信心的。”

  據記者了解,在管理好通脹預期和應對輸入性通脹方面,部委間已達成三方面原則。一是切實圍繞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穩定市場價格;二是主要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場;三是強化地方政府在穩定物價房價方面的責任。

  在具體措施方面,實施多管齊下,主要從四方面應對輸入性通脹。首先,發展生産,特別是農業生産保障供給;第二加強流通,特別是要加強農産品流通等薄弱環節;第三、要控制貨幣的流動性,消除房價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第四,運用財政、稅收手段來調節市場的需求。  

  左曉蕾:

  美國危機以及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深刻的啟示是,經濟不能空心化,不能金融化、債務化。希望中國發展途徑能夠有創新的思路,前30年走了一條前無古人的發展之路,下一個30年,中國也沒有一個既定的合適的路,要三思而行,選擇自己的路。

  滕泰:

  加息能否抑制通脹?若投資像歐美那樣對利率敏感,加息就能抑制投資,中國企業投資對利率敏感嗎?若老百姓像美國那樣借貸消費從而對利率敏感,加息就能抑制消費,中國消費對利率敏感嗎?若投資和消費對利率不敏感,學人家教科書加息,能抑制總需求嗎?若不能抑制總需求,加息能抑制通脹嗎?

  巴曙松:

  各地地方政府都在積極開拓保障房的資金來源,例如有的地方通過劃撥土地、以部分財政資金作為前期運作成本,並將存量公租房廉租房等資産注入,形成一個保障房融資平臺。如政策空間適當打開,社保投資基金、保險資金、住房公積金等其它社會資金的參與規模可明顯加大。

  趙曉:

  在投向保障房的諸多資金中,保險資金是極為重要的一支。保險———保障房建設第一單將在上海展開。但據證券機構測算,公租房目前看來年收益率只有3%左右,這個收益率距離保險資金5%至10%的年收益率追求仍太遠。因此,除了少數一線城市地方財政貼息、貼現,或者在稅收方面進一步優惠外,一般地方仍難以執行。

  李迅雷:

  去年宏觀分析師們普遍認為2010年G D P為前高後低,結果是前高後不低。今年又一致認為:CPI前高後低。根據去年基數效應,高點應在7月,之後會回落到4%以下。但若真這樣,就不用調控了。因此,估計7月高點出現後,CPI還將在4%以上徘徊,全年估計在5%左右。

  郭田勇: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放到現實經濟語境下,主要經濟體不停止量化寬鬆,亞洲等新興市場將面臨持續的通脹壓力。因此,中國的貨幣相對收緊,也可謂不得已的政策對衝。其實這種收緊對於抑制輸入型通脹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但對於管理通脹預期以及防止混合型的惡性通脹是必要的,即:要消除通脹的貨幣因素。

  董登新:

  以原油和鐵礦石為代表的大宗國際産品價格還在上漲,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不容小視,儘管人民幣升值加快,外貿出現季度逆差,但仍無法緩解國內物價上漲壓力,一季度CPI漲幅或超5%。因此,全年控通脹壓力會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