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斗區域導航基本建成 可逐步開始使用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1日 1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10日4時4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轉移軌道

  4月10日淩晨4時47分,第八顆北斗導航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成功發射。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而言,這次發射標誌著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系統建成,也標誌著北斗系統建設和應用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北斗系統可逐步開始使用,提供的定位精度達到10米

  此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是一顆同步傾斜軌道衛星。它與此前發射的北斗導航系統的多顆衛星構成“3+3”的基本系統,即3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加3顆地球同步傾斜軌道衛星。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在軌驗證和系統聯調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

  “4時47分的準時發射,保證了衛星組網質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説,作為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不管是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還是在地球同步傾斜軌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各顆衛星的空間坐標和時間坐標都有嚴格的要求,相互間存在著關聯。因此,對發射窗口也有著嚴格要求。

  “這顆衛星成功發射後,北斗系統可以實現24小時收到4顆衛星同時提供的導航信息。”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説,雖然還只是區域組網,但從使用的角度講,北斗系統可以逐步開始使用。

  按照北斗系統的建設步驟,2012年左右將建成由1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具有定位、導航、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功能。

  孫家棟説,此次北斗衛星發射所完成的區域衛星網基本組網,提供的定位精度能達到10米,基本的導航定位服務都可以使用,具有標誌性意義。

  2012年左右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

  “GPS幾乎已經成為衛星導航的代名詞,其實它只是美國的衛星導航系統。”冉承其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發展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其他兩個是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

  “人們工作、生活對定位的需求非常多,小到約會,大到交通、漁業、測繪等方面,都要把地點講清楚。”孫家棟説,利用多顆衛星組網取得信號,經過數據處理以後,可以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定時定位。

  孫家棟説,經過幾十年發展,美國的GPS系統通過長時間和大量經費的投入,在衛星導航領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其他國家逐漸發現,單純採用國際上已有的衛星導航系統,需要謹慎審視。主權國家需要自主發展國家層面的基礎性系統。

  冉承其介紹説,我國發展自主衛星導航系統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在2003年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目前已經實現;第二步就是2012年左右建成由10余顆衛星組成的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則是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顆衛星組成、覆蓋全球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系統性能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

  獨具導航和短報文通信相結合的特色

  中國的百姓最先聽説北斗系統,大多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過程中。當時,在通信中斷情況下,我國自行研製的北斗導航試驗系統向指揮部實時傳遞著最新災情。

  相比國外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目前獨具導航和短報文通信相結合的特色,既能知道“我在哪”,也能知道“你在哪”,已在我國經濟社會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以海洋漁業為例,“我在哪”,能夠使漁民通過船載設備實現自主定位;“你在哪”,使岸上的人通過監控知道漁船在什麼地方。

  而在沙漠、山區、海洋等人煙稀少地區進行搜索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導航定位外,還能通過短報文通信功能,利用衛星導航終端設備及時報告所處位置和災情,有效縮短救援搜尋時間,提高搶險救災時效。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比如,當你進入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時,可以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芯片的手機或車載衛星導航裝置查詢要走的路線。你還可以向當地服務提供商發送文字信息查詢最近的停車位、餐廳、旅館等,服務商會根據你所在的位置幫助找到需要的信息。

  據介紹,與美國GPS系統相比較,GPS能做到的事情,北斗系統一般也能做到。

  真正發揮作用,需要解決好“天地對接”的問題

  孫家棟説,衛星導航系統不只是一顆衛星,它需要一定數量的衛星來支撐。衛星多,用來發射的火箭就多,地面管理站點也就多。同時,空間産品都有一定壽命,目前最長的衛星壽命是15年,一般的都在5到10年。要組成和持續維持衛星組網,還需要發射新的組網衛星,需要考慮經濟成本。

  從技術上看,各種應用衛星發展很快,但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較慢,這是因為從質量可靠性來講,衛星導航系統的要求遠遠高得多。如果有10顆衛星組網,其中有一顆衛星出現問題,整個衛星網就受到很大影響。

  “北斗導航系統不僅要求天上的衛星網能很好工作,地面上還要有很好的管理系統,更要有好的開發應用。”孫家棟説,北斗要真正發揮作用,需要解決好“天地對接”的問題。

  孫家棟説,北斗衛星導航網建起來後,需要通過地面管理站把導航系統管理好,並且服務好用戶。這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據介紹,目前衛星導航服務市場主要用的是GPS系統,下一步中國自己的北斗網建起來後,如何使得中國用戶對自己的北斗系統認可、接受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對普通用戶而言,衛星導航在生活中主要是汽車導航、手機導航以及專門的手持導航儀等導航終端所實現的服務,也就是利用衛星定位導航信號的二次開發産品。孫家棟説,衛星導航的二次開發,技術含量很高,對經濟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軟體的開發使用、硬體的研製,需要儘量開發地面應用市場。

  冉承其説,我們願與世界各衛星導航系統開展合作與交流,積極探討在導航標準制定、科學研究、應用發展等方面的合作。

  “建設衛星導航系統反映了我們國家航天綜合水平。”孫家棟説,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接收到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信號。未來“北斗”在全球範圍內投入應用,將是和其他三大系統在地球上的同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