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新聞調查]電力高速路(2011.04.09)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9日 23: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d35269f3e68e4f98a257ba6e5fa23807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解説:國外專家們的懷疑並不是空穴來風,從歷史上看,每一次的電壓升級,中國從沒有發出過自己的聲音,從技術到設備,一直在購買引進中吸收、發展。在電壓等級已經升級到750千伏的今天,有誰會相信,中國能夠一躍成功研製1000千伏的輸變電技術呢?承擔著實際操作的國家電網面臨著一次重大考驗。

    記者:你們當時在決策前有擔憂嗎?

    舒印彪:那擔憂是有的,這是一個重大的創新。國務院給我們確定的説這次搞特高壓,並不是買一條,其實也買不來,一定要靠中國自己的力量,來建設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這種特高壓線路。在我們當時這種裝備水平下,在我們這種創新的基礎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第二一個特高壓技術本身,按照我們電工界來講,這是一個電工界的珠穆朗瑪峰,是一個極具挑戰性,這就是非常難的這麼一種輸電技術。

    記者:那這些爭議和風險有沒有影響國家電網當初的信心?

    舒印彪:在幾次重大的論證會議上,有一些專家給我們提出來,這麼大的風險擔不擔?國家電網公司當時態度是非常堅決的。當時我們就是想,無論如何,在過去我們的基礎上,要進行一場決戰。

    解説:2004年底,爭議依然不絕於耳,而特高壓的研發已經悄然啟動。在經過一系列可行性論證以後。2006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建設特高壓交流試驗示範工程,特高壓項目正式開工。項目涉及的所有技術設備將在武漢特高壓試驗基地進行全方位的安全和質量測試。

    鄔雄(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特高壓研究所 所長):那麼通過我們的基地,真型的試驗,真型的帶電運行考核,來證明它沒有問題。

    記者:這個罐狀的物體是國家電網環境氣候實驗室,它也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環境氣候實驗室。在這個罐體內可以模擬各種自然環境條件對特高壓的電器設備進行測試。

    解説:這個環境實驗室要模擬特高壓輸電設備在各種環境條件下的運行情況,包括了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通過對環境的影響。為了得出更加真實而科學的檢測結果,特高壓研究所還針對環保問題進行野外實地勘測。

    記者:在野外主要監測內容是什麼?

    鄔雄:電廠、磁場、噪聲和無線電干擾,這是咱們現在通常所談的這個輸變電的環保的幾個參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説,一開始噪聲非常厲害,接著咱們就是做噪聲的攻關,現在到示範工程噪聲是非常小的。

    解説:對於設備安全運行的考核是武漢特高壓試驗基地的重中之重,所有運用在特高壓試驗示範工程中的設備都必須通過這裡嚴格的質量測試。

    鄔雄:因為全是國産化的設備。這又是第一次,那麼直接到現場能不能用,實際上在我們的基地,做了將近一年的全電,就是全電壓的運行,就是在我們這放了一年,再拆下來放到示範工程上去。

    記者:為什麼會説是第一次全國産的,在之前不是這樣嗎?

    鄔雄:從解放後電壓等級不斷地在往上升,實際上每次出現一個新的電壓等級的第一個,基本上都是先引進的技術。在我們這個站的隔壁,就是不到幾百米,就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個五十萬變電站。這個變電站應該説是在80年代初投運的,那麼在這個變電站裏面,我們有時候説叫“八國聯軍”,基本上是進口的。

    記者:指是什麼?

    鄔雄:就是設備,甚至連水管。

    解説:距離武漢特高壓實驗基地不遠處的鳳凰山變電站建於1981年,是中國第一座500千伏變電站,當時被稱為“中華第一站”。

    記者:你像這些設備都是進口的嗎?

    馮濤(湖北超高壓輸變電公司鄂東變電運行中心 副主任):這個設備的話,建設初期是完全是進口。

    記者:那個是過去哪兒産的?

    馮濤:這個避雷器的話,以前是亞細亞公司生産的。這個前方這個刀閘,隔離開關,隔離開關以前是法國MG公司生産的,遠方那個斷路器,以前是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生産的,這是變壓器,這個變壓器是日立公司生産的。

    解説:三十年過去了,如今鳳凰山變電站的絕大多數設備已經完成了國産化改造,但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變壓器卻依然是進口産品。

    解説:變壓器是變電站的靈魂,特高壓輸電技術的核心設備研製,變壓器也首當其衝。為了攻克這項核心技術的難關,研發重任被分別交給了特變電工瀋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和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國內頂尖變壓器生産商同時進行。

    記者:緊張到什麼程度呢?

    丁強(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成立很多個攻關小組,我們的這個很多技術人員,他們每天晚上在這個離開他們設計的工作地點的時候,都是夜裏一兩點鐘,把家裏的事都託付給老人,自己一門心思紮在工作上。

    記者:但你內心的底數又有多少呢?

    丁強:我內心的底數,我覺得應該是在60%,50%以上吧。

    記者:那事實上,對於這樣一項工程是勢在必行的,如果在你這個環節出了問題,可能對整個戰役都會有影響的。

    丁強:是,那影響巨大。但是信念是很堅定的。當時我也相信我們這個團隊一定能夠成功。

    解説:信念和辛苦都代替不了結果。畢竟,這是中國第一次完全獨立研製代表世界最先進水平的變壓器。成功真的能如約而至嗎?2008年3月,在武漢的特高壓實驗基地,進行了兩場特高壓變壓器的運行實驗。

    舒印彪:我們自己生産的變壓器,做實驗的時候就“放炮”了。

    記者:“放炮”是什麼概念?

    舒印彪:就是一加壓,加壓到一定程度就爆了,裏邊的線圈就耐受不了這麼高的電壓,就崩了,就擊穿了,用專業術語就是擊穿了,擊穿了以後,都飛出來了。出現了問題告訴我,我正在外邊出差,吃了一驚,但是我們還是沉住氣了,説看看那一台,因為我們沈變做了一台,保變也做了一台,看看保變出事不出事,保變是一個星期以後做這個同樣的耐壓的實驗,就是等那七天。

    記者:那七天是怎麼過的?

    舒印彪:那就是天天等,天天給保變(打電話),就是沈變出現這些事,你們研究沒研究,你們自己會不會出這些事,因為那個事故的原因也沒有找到,就一個星期找不到這種事故的原因。

    記者:你那一個星期的狀態呢?

    舒印彪:一星期的狀態那就是説焦急,那個一星期可以説度日如年的感覺。

    解説:一週以後,保定變壓器廠生産的1000千伏變壓器實驗開始。

    舒印彪:但是到保變那天做實驗的時候,砰地也爆了,這就慌了,那是真的慌了,覺得慌在哪呢?兩個都不行了?而且又是兩個廠家,是哪不行了呢?

    丁強:我聽到消息,那時汗都出來了,整個技術團隊都非常緊張,我説這麼大的國家特高壓示範工程,在馬上投入運行的時候,産品出現問題,那就影響非常大了。

    舒印彪:就覺得,事先做變壓器的時候,經過了若干次的審查,院士、大專家,包括我們一點一點地計算,這比當年在研製500千伏的時候,計算要細得多,而且我們現在計算機的水平,計算能力,我們的計算手段也比過去好多了,但是就是你研究的越透,你做的方案越完整,出現了事,有時候你就越慌。

    解説:2008年3月,被參與特高壓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稱作黑色三月,兩家國內頂尖變壓器生産商提供的兩台變壓器雙雙實驗失敗,這對特高壓項目來説,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記者:當時出現的這樣的一種失敗的案例,那對上面的決策層而言的話,會不會帶來這樣的壓力,感覺到最初的決策是否草率呢?

    舒印彪:你這個問的好,我説那時候我考慮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變壓器完全立足於自主製造,百分之百的沒有靠外國人,我考慮的是不是這種做法託大了,我檢討自己。後來我們就開了會,在會上我們講即使兩台變壓器都相繼出現了故障,但是國産化的這種方針,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特高壓的設備製造這種方針不能動搖。

    記者:為什麼一定要堅持呢?

    舒印彪:自主,又一個使命,當然也是一個很大的責任感,當然也冒一定的風險,到那個時候更不能動搖,出現了事,正説明特高壓難,那在科學的道路上哪那麼簡單。

    解説:通過對兩台失敗了的變壓器進行細緻的檢測,相同的爆炸點讓問題的産生點被鎖定,而解決問題的關鍵步驟也逐漸浮出水面。一週以後,變壓器實驗再次進行,一場遲到了一週的歡慶聲在武漢特高壓基地響起……它標誌著我國在輸變電技術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舒印彪:現在我們做的這些特高壓的這些設備,它的指標比超高壓的設備的指標還要好,裏邊幾乎是零局放,乾乾淨淨,過去沒有的。

    記者:應該説對中國的電器的製造裝備産業也是一次大的催化和促進,是嗎?

    舒印彪:特高壓技術的突破,應該極大地提升了我國裝備製造業,就是輸變電設備的製造水平。

    記者:對於你們這些裝備製造企業而言的話,帶來的影響是什麼?

    丁強:一個是我們的能力提升了,再一個就是我們的信心更強了,我們的技術過去是從外國引進,現在外國開始引進我們的技術。你像俄羅斯人、印度,現在有很多國家開始從我們手裏來引進技術。我們製造的産品很多出口到國外,用於美國,用於歐洲。

    記者:在國際上也有話語權是嗎?

    丁強:我們站在世界的最前端,最前沿,好比我們現在的高速鐵路,也一樣在震撼著世界,代表著中國裝備製造的能力。

    舒印彪:特高壓研製完成是你一個金色名片,是你在國際上最好的廣告,因為這個國際電工界都認識到的,説你特高壓要能夠製造出來,那麼100萬的設備你能製造出來,75萬的設備,500千伏的設備那就是會更加可靠,你會更加有競爭力,這是大家都認可的。凡是設備的製造廠家,還有使用設備的電力公司,都知道這個道理,所以現在他就到國外去佔領國外市場就有很強的競爭力。現在我們國家的自主研製的設備主導了國內的高端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以比較強的姿態,30%以上的增長,在國際市場上與跨國公司進行競爭。

    記者:這裡是國家電網1000千伏特高壓實驗示範工程的起點長治站,現在每天大概有近5000萬度的電通過這條線路從華北電網輸送到華中電網,它也是世界上目前輸電能力最強的一條線路。

    解説:2006年,中國就開始規劃建設這條1000千伏的輸電工程,它起點在山西東南部的長治,經過河南南陽,抵達湖北的荊門。2009年1月開始試運行,這條1000千伏的特高壓輸電線被稱為“電力高速路”。2010年1月,在完成了為期一年的試運行後,投入到真正的商業運行中。

    當遠距離高壓輸電成為可能,在煤炭原産地的煤電一體化企業就顯示出它獨特的優勢。我們在山西採訪了河曲電廠,也是國家“西電東送”北通道首批開工建設項目之一。

    董緒田(山西省河曲電煤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總經理):我們自身配套建設了一個年産三百萬噸的煤炭,從煤礦到電廠有十幾公里的距離,我們自己建設了專用的鐵路線,二十公里距離就是一個典型的煤電一體化的企業。

    記者:現在如果説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你們燃料這塊的成本能降低多少?

    張闊(山西省河曲電煤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副總經濟師):如果把煤運到山東節約成本就大了。單純從運輸成本來講,運煤的成本在幾塊錢,三四塊錢就能完成,但是如果説把這一噸煤運到山東,至少在運到魯中地區,至少一噸煤在四五百塊錢的運費。

    記者:一噸煤要增加四五百塊錢的運費,如果折合到電價上是什麼水平?

    張闊:度電會增加一毛多錢,將近兩毛錢。

    記者:一毛錢對一個發電企業是什麼概念?

    張闊:兩毛錢像我們這麼規模的電廠一年下來十個億。

    記者:在運費上消化掉了?

    張闊:對,基本上是這樣,十個億。

    記者:從研究領域來看的話,你們做過對輸煤和輸電的這樣一個可行性和經濟性的對比嗎?

    張運洲:這個輸電在經濟上具有競爭性的。為什麼這樣説呢?最簡單的例子,按照去年和前年這個價格,就是我們在晉陜蒙寧新,特別是晉陜蒙寧,這一塊兒的礦口煤價,跟東部這個負荷中心電廠煤價,按照標煤的差距大概是500到600塊錢。

    記者:每噸?

    張運洲:每噸,在煤電基地建設的坑口電站,經過採用特高壓技術,輸送到東部和中部的負荷中心,離當地的煤電廠的上網電價,可能要便宜三分錢到一毛錢,就是輸電比輸煤經濟性要好。

    解説:而在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研究結果中,對特高壓的經濟性研究不僅局限在煤炭環節,還涉及了土地資源。

    張運洲:經過我們的論證、比較,就是這個輸電,可能佔地跟輸煤的佔地相比較,輸電還是比較低的。

    記者:會有多大差距?

    張運洲:按照這個輸送同樣的能量來比較,輸電這個佔地只是輸煤的1/2到1/4是這個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