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抗生素使用率超歐美3倍 用藥存在七大誤區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20: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文匯報消息:4月7日是第60個世界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抵禦耐藥性:今天不採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在昨天由市衛生局、市健康教育所等主辦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上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對包括上海、武漢、杭州、重慶、成都等大城市的不完全統計,我國抗生素在藥物總用量中佔30%—40%,遠遠大於其他各類藥物;而歐美發達國家的比例僅在10%左右。

    “即使如此,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歐美國家10%的比例中,仍有一半是不必要的。”上海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技術總監杜文民博士説,“可見,我國抗生素和抗菌藥物使用存在著嚴重不合理的狀況。”

    目前,我國抗菌藥物使用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佔所有藥品的1/3以上,抗菌藥物綜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0%。我國每年因抗菌藥物不良反應需住院或延長住院時間的患者為55萬—263.4萬人次;門診中重度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為473.8萬人次;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導致約15萬人死亡。每年用於抗菌藥物不良反應處理費用為29.1億—139.3億元,導致社會生産力損失3.4億-16.2億元。

    上海市近五年抗菌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結果顯示:2006年-2010年,總不良反應報告97338例,死亡625例。其中抗菌藥物22964例,佔23.59%,死亡87例。

    “不僅如此,上海抗生素濫用的情況已經蔓延到兒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王藝教授介紹,現在的孩子只要一感冒發熱,就會接受靜脈輸液。其實,發熱是機體增強對抗病毒能力的過程,如果採用“強壓”方法治療,只會使孩子的機體太過依賴外界的藥物力量,免疫系統無從經受“鍛鍊”而日漸薄弱。

    專家建議,市民對抗生素應採用“三不三問”原則:“三不”即不要自行購買抗生素,不要主動要求醫生開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三問”即問醫生自己的病與細菌感染有沒有關係,即便有細菌感染現在需不需要吃抗生素,要問一下抗生素怎麼吃,一天吃多少,按照醫生的醫囑把方法和用量用準。

  相關鏈結 使用抗生素的7個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對病毒引發的炎症用抗生素,可能壓抑有益菌群,造成抵抗力下降。

    誤區2:抗生素可預防感染

    抗生素是殺滅微生物的,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藥。

    誤區3: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一旦明確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

    誤區4:新的比老的好,貴的比便宜的好

    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定,價格便宜,不良反應較明確。

    誤區5:用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

    現在一般不提倡聯合使用抗生素。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

    誤區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

    誤區7:一旦有效就停藥

    用藥時間不足的話,有可能根本見不到效果。一有效就停藥,可能因殘余細菌作怪而反彈。(記者 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