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東:選派記者編輯基層挂職將制度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8日 09: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一次徵地拆遷,無論是擴修一條路,還是建設一個工業園區,都是一次從土地建築到社會組織的從破到立的艱難過程,都是一次兼顧各方利益、平衡多重關係的嚴峻考驗,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南方日報記者巫偉感受到了基層工作最難的地方就是直接涉及利益關係的調整。

  希望自己是“超人”

  “我們簡直希望自己是超人!”這是南方都市報記者羅禹雨在惠州大亞灣挂職一年中聽到最多的抱怨聲。受編制限制,一個蘿蔔要填數個坑,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活,在這裡加班沒有工資,節假日不能安心休息,事情來了就得拋棄家人趕赴現場處置。

  去年5月大亞灣要在海邊修建一條沿海風光帶,須要填部分海域,希望能帶動旅遊,幫助附近漁民轉業,就是這麼一個好工程,卻受到漁民阻撓。“我們到海上打魚就能賺錢,你在陸地修東西,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漁民如是質問。工作人員哭笑不得。

  由於填埋的海域是附近漁民傳統的避風港,在心理上漁民認為這片海就是自家的停“車”場。政府在重新劃定避風碼頭後,漁民仍要求政府再給予補償,“政府在陸地徵用土地都有補償,填漁民的海也要有補償。”漁民邏輯簡單直接。

  填海補償毫無法律依據,但海洋法的內容無法向漁民解釋,在一番調查後,羅禹雨終於發現一個悲哀的事實,這些15歲左右就出海打魚的漢子,很多年近三十者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無法理解法律條文,事情就卡在這一環,難以解決。

  工程拖延消耗的是大量資金投入,等不了。如何向漁民解釋,在沒有補償的條件下,如何化解、安撫漁民情緒,澳頭街道辦的工作人員進退兩難。而這類事件幾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地點,換一個內容,用同一種方式上演。

  漁民不讀書,不看報,主流宣傳手段完全失效,工作人員不得不每天帶著法律問答手冊,帶著規劃圖紙,挨家挨戶進門宣傳,通過這個“水磨”般工夫,能讓漁民了解政策及前景。數個星期的努力,漁民的情緒緩解,很快工程就能復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