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周海嬰:母親遺願出版手稿本 魯迅研究界水很深(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7日 13: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魯迅之子周海嬰逝世

  相隔50年,《魯迅回憶錄》手稿本得以完整面世。昨天,魯迅夫人許廣平完整記錄魯迅一生的《魯迅回憶錄》手稿本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該“手稿本”有別於50年前曾經出版過的版本。81歲高齡的魯迅之子周海嬰是該書的主編,在昨天的發佈會上,他透露,那時的版本是“媽媽執筆,集體創作,上級拍板 ”的,有不少違背作者原意,被要求改動的“左”的痕跡。而真正能夠反映真實的魯迅一生的書,就是媽媽被“創作組”改動前的“手稿本”。

  “手稿本”曾遭刪改

  重出成許廣平遺願

  周海嬰説:“我母親想用這本書向國慶10週年獻禮,當時她住在城裏,後來領導批准她在頤和園介壽堂裏住,她寫了兩個多月,寫到國慶前截稿才回城。她寫得很辛苦,完全是手寫下來,不是口述後秘書動筆。那段時間她堅持了兩個多月,發現血壓高,她去世也是這個原因。她這輩子非常坎坷,父親去世後,母親被日本憲兵隊抓去76天,飽經刑罰。讓她來回憶當初,確實非常疲累。”

  50年前,這些文字最先發表在《新觀察》雜誌,發表後聽取了不同的意見,並召開座談會,之後出版了單行本。在這個過程中遭到了一些刪改。談到這段細節,周海嬰透露,有個不可靠的旁證,當時作家唐弢參加了那個座談會,他對朋友説:“那天會後,我看到許大姐臉色很不好。”

  提到這本“手稿本”,周海嬰説這其實是母親許廣平的遺願。希望被極左意識形態遮蔽和詮釋了近60年的魯迅這個人和魯迅所代表的文化精神的那些事,能通過這本書得到“還原”和“解放”。他説:“母親和父親生活了十幾年,從學生到終身伴侶,她説過她死後她的文稿可以一個字不修改地發表。”

  此次,手稿本增加了“與北新書局的關係”一章,以及四篇附錄。

周海嬰和周令飛在發佈會現場。

  許廣平連魯迅的一雙筷子都捐了

  出席《魯迅回憶錄》手稿本發佈會的嘉賓還有魯迅長孫周令飛,他專程從上海趕到北京。自小被祖母許廣平帶大,談到自己的祖母,他情緒激動。他説:“我從出生到17歲離家當兵,這段時間我都是和我祖母生活在一起。她在我心目當中,永遠那麼慈祥、親切,永遠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東西。”

  “經過這幾十年,我忽然回頭看看,僅僅用‘祖母’來形容她並不準確。在我心目中,我的祖母有四個字紮下了根:她是當之無愧的‘魯迅夫人’,這是她最偉大之處,也是最崇高的地方。她放棄了她的一切,跟魯迅從相識、相知、相惜到相愛,永遠站在魯迅的身邊。1927年她成為魯迅夫人,到1936年魯迅逝世,只有近10年,而他逝後30年,她還是把一切都奉獻給魯迅。”周令飛説。

  魯迅逝世後,許廣平為保護魯迅手稿和遺物,經歷過國內戰爭,經歷過日本憲兵的76天嚴刑逼供,後來國內戰爭時,她把魯迅的所有手稿拿到上海保存。解放後,她將遺存到的魯迅的一切都奉獻給國家,包括文稿、住宅、收藏、文物等,甚至連一雙筷子都捐出來了。“當時有人説她的捐獻是一種裸捐行為,自己什麼都沒留。”周令飛説。

  魯迅是共和大廈和復興之路的監工

  周令飛説,關於“魯迅是誰”,他已講了30場。他把自己比喻成苦行僧,雖然做了十幾年,但覺得很有意義。包括這本《魯迅回憶錄》手稿本,也成為魯迅兩代後人工作的一部分。周令飛説:“我們希望這樣的工作能繼續下去,為共和國大廈的建造付出我們的勞動,為其增磚添瓦。可以説,魯迅是建造共和大廈和鋪設復興之路的監工。我們要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奮鬥。”

1933年5月1日魯迅攝于上海春陽照相館。

  對話周海嬰、周令飛——

  魯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廣州日報:您心中真實的魯迅到底是什麼樣的?

  周令飛:我們認為過去幾十年對魯迅的描述是偏頗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們想呈現360度的魯迅,從3D的視角去看魯迅,而不是從只言片語去看。從魯迅逝世到1949年後,我們有很多回憶魯迅的文章,那時描繪的魯迅比較真實,是全景式的,但後來就越來越平面、一元化了。這是一個時代造成的,不單是對魯迅,對所有事情都一元化了。我們把魯迅再還原,是要把原來的東西再找回來。這本書是有原貌的,過去的版本可以忽略不計。我們可以從各個路徑走入魯迅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有個前提,得是個三維的魯迅,你才能走入。

  廣州日報:對於重新詮釋和研究魯迅,你們還有什麼行動?

  周令飛:去年我們正式向中央提出研究思想體系的報告,經正式批准,跨學科的三十幾位專家學者正在做這個工作。明年魯迅誕生130週年時,我希望我們能拿出一些成績單。很多人不理解,魯研界水很深,也有很多困難,但我想我們80前這代人有這個責任。

  廣州日報:為何您認為魯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周令飛:水深就是説你看不到底,而且很渾。很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慢慢形成一些流派、山頭、小集團,也有些人在研究過程中,目標、出發點並不很正確,很多人一輩子無私奉獻給魯迅,但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走到了瓶頸,牽扯到政治、意識形態,牽扯到各種人的不同理解,有禁區。

  廣州日報:聽説周令飛的兒女不願讀魯迅作品,是否真有其事?

  周令飛: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説法。我的女兒回答媒體時説過沒怎麼讀過魯迅的書,但她沒説過不願讀。

  本報駐京記者 謝綺珊

1960年周海嬰、馬新雲夫婦與母親許廣平合影

魯迅53歲時的闔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