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衛生部稱“恐艾者”並不傳染 或為精神因素所致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7日 06: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考慮為精神因素所致”

  2009年7月,曾光在QQ群發公開信,與病友們聯絡。

  當年10月30日,他又以公開信方式,招募59名自述患者到北京進行血檢。2010年1月10日和17日,包括林軍、“河南拉登”在內的59人在北京地壇醫院做抽血化驗,同時做的還有心理問卷調查。

  2月11日,曾光的助手裴迎新在其對病友公開的QQ空間公開了署名地壇醫院李興旺、宋美華做出的身體檢測結果。

  體檢發現淋巴結腫大15例,其餘檢查未見異常,HIV與梅毒抗體檢測均為陰性,“59例體檢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非特異性臨床症狀,如低熱、乏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並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艾滋病相關檢查無1例陽性”,結論是,“考慮主要為精神因素所致”。

  地壇醫院做出的該人群“心理測評”稱,“此類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於一般人群,38人採取不成熟防禦方式和中間型防禦方式,面對疑似HIV感染帶來的巨大壓力沒有採取昇華和幽默的成熟防禦方式”。

  曾光説這兩份鑒定由他提供給了衛生部相關領導。

  在美檢測尚未發現病毒感染

  這兩份鑒定不被林軍等病友認可。2010年5月,國家疾控中心又將59個人的血液樣本送到美國南加州大學的一家病毒實驗室檢測。

  今年3月31日,曾光公開了美國的部分驗血結果,“截至目前他們已完成1/3樣本的檢測工作,尚沒有發現存在病毒感染……”

  “我堅信這群人體內不可能有什麼未知傳染病毒,幫他們到國外抽檢,是為了斷了他們的幻想”。曾光稱。

  今年2至3月,在第一次調查的基礎上,衛生部又出臺內部文件,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6省(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共調查了40人,其中包括曾參與第一次調查的15人。結果未發現異常。

  衛生部調查進程

  2009年7月,中國疾控中心啟動調查。

  2009年10月-2010年1月,對59名“病人”進行了第一次調查。

  2010年5月,將血液標本送往美國檢測。

  2011年2-3月,在北京、上海等6省(市)開展了系統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聲音

  專家稱發現5人同一病毒

  上海一病毒研究所專家稱何種病毒尚無結論,中國疾控中心稱該所無病毒研究資質

  在中國疾控中心首席專家曾光組織林軍等“自述病友”到地壇醫院驗血之前,2009年底,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醫學事務主管莫筱衛博士,對5名上海的自述病人進行了抽血檢測。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帶著幾歲的孩子在我面前痛哭,讓我無論如何救救孩子。真的很心痛,希望能幫他們一點。”3月16日,莫筱衛説,在這種背景下她和同事開始了研究。

  她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檢測,並沒發現與艾滋病有任何關聯的東西,不過,在5人血樣中發現了同一種病毒。

  莫筱衛説,這種病毒的序列結構目前還不清楚,“我們在抓緊時間研究”。

  她説,已重新抽取“自述病友”的血樣,進行再次檢測,“至於有無可能發現新病毒,以及這個病毒與他們表現出來的症狀有何必然聯絡,尚無定論。病毒如何傳播,這是流行病學的調查,要很久以後。”

  莫筱衛不認為林軍等人是心因性疾病,她説因為他們幾乎都是先有症狀。

  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醫生認為,淋巴結持續腫大,不消退,從臨床經驗看是病毒感染。這名醫生認為,人類對科學和疾病的認識都要經歷一個過程,“不應該放棄任何一種可能的驗證”。

  莫筱衛説,她沒有對任何人公開5人血樣中可能發現疑似病毒的事。她説,對於未知傳染病的病毒研究,只有國家疾控中心指定的機構有資質,巴斯德並無這種資質。

  她説做這個項目的經費,是幾個同事擠壓自己的項目經費而出。

  對於上海巴斯德病毒研究所的説法,曾光説,該所並沒有進行臨床未知傳染病研究的資質,他們説的這種病毒發現的過程、場所和條件是否科學嚴謹都需要權威部門的認定,“我不會因為某個機構説發現了新病毒就改變我對此群人的看法”。

  釋疑

  衛生部昨日公佈“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調查結果,“沒有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證據支持該人群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並進行了相應解釋。

  此前的2010年1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的首席專家曾光以及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副所長張建中,曾在地壇醫院的健康教室,與30名病友對話。病友與專家“交鋒”,專家們對他們的“症狀”進行了解釋。

  當時,這些病友剛剛接受了權威專家檢查,全部排除了感染HIV病毒的可能。

  對“自述病人”有著長期研究的北京協和醫院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李太生認為,這些病人不可能攜帶有不明病毒。

  病了嗎?

  “正常人也可能CD4細胞低”

  去年的那次對話會上,病友們準備了發言稿,有6頁紙,數千字,提出8大問題。

  病友們説,他們有個共同體徵,CD4細胞持續下降,只400多,低於正常人700的水平。而艾滋病病毒攻擊的對象正是CD4細胞。另外,他們有淋巴腫大、舌頭髮白、關節響等症狀。

  現場,一名病友走到前臺,深蹲,然後站起,可以很明顯聽到“咔嚓”的清脆響聲。他試驗第二次時,膝關節沒有響。

  曾光解釋,沒有一種病的診斷將CD4作為主要指標。有一些人,甚至是正常人,CD4就是低的,還有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CD4降低,還有一些人精神焦慮,也會導致CD4降低,比如疲勞綜合徵。

  一名在場的疾控人員則説,他了解到的情況是,即使地壇醫院的醫生,CD4的平均值也只有400多。根據衛生部昨日的通報,這些調查對象的CD4細胞基本正常。

  傳染嗎?

  “目前沒看到傳染病可能”

  當時到地壇醫院,兩名病友向工作人員要了一次性口罩。他們擔心把疾病傳染給醫院裏其他人。

  為他們做指引的醫務人員和志願者,並沒戴口罩。曾光希望通過這一小小舉動,給病友們一些信心。

  唾液、性甚至是汗液,是病友們總結出的這種未知病毒可能的傳播途徑。

  病友們的判斷依據是,自己的家人不同程度地出現同樣症狀。“親人們根本不知道我的這種情況,怎麼能説也是因為恐懼呢?”一名病友説。

  曾光在對話會之前接受採訪時説,傳染病都是有特異性的,但目前並沒有在這些人的身上看到特異性的表現,同時這些人的症狀也缺乏共性。目前沒有看到這是“傳染病”的可能。

  衛生部昨日通報解釋,“未發現調查對象之間存在共同的體徵和互相傳染的情況;調查對象和密切接觸者無共同的特異性感染症狀和體徵,未發現傳染病傳播的因果關係。”

  因恐懼?

  並不能稱為“恐艾”

  其實對於這部分人,很早就被冠以“恐艾”的名字,但是曾光説,現在看來並不能將其稱之為“恐艾”,因為他們中很多人,是認為自己感染了未知病毒,甚至是希望得了艾滋病。曾光認為,將他們稱之為“自述未知病毒感染者”更為合適。

  不過,曾光明確,這一現象已成為公共衛生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一部分人的身心健康,而且産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這個問題必須研究,必須管起來。”

  去年對話會最後,曾光説“如果你們的檢測中有共同的東西,並且危害社會了,我們必須得幫助你們。我在這裡請大家相信我們”。這時,現場響起唯一的一次掌聲。

  根據昨日衛生部的通報,通過兩次調查,未發現被調查者出現與感染相關的器質性病變。“一年內僅2人因扁桃體疾病住院”,大部分調查對象及密切接觸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學習。

  淋巴腫大?

  “嗓子發炎也可引起”

  接觸了100多名“自述病人”,並對約40位進行了調查,北京協和醫院艾滋病診療中心主任李太生堅信,這些人並非感染了未知病毒。李太生同時是衛生部艾滋病臨床專家組組長。

  李太生認為,這些病人主要還是心理原因導致了症狀。

  而對於一些病人淋巴腫大,李太生説,“我的病人,經常自己説大,但是我摸不到”。

  他説,不排除有些病人淋巴確實大,但要看是什麼地方大,因為頜下這種地方的淋巴大,完全會因嗓子發炎、扁桃腺發炎而引起,而且大了有時候回不去。“我的頜下就有淋巴大,都30多年了。”

  他説,也不排除有些人有淋巴結結核。

  李太生説,鎖骨上淋巴結大就不正常了,不過這些病友沒有人説自己是鎖骨上的淋巴結腫大。並且淋巴結要大到一厘米,才有臨床意義。

  本報記者 吳鵬 黃玉浩 北京、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