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衛生部:兩輪調查均未發現“陰性艾滋病”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7日 04: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消息:權威機構的檢測結果不被認可,一種並不存在的傳染性疾病被描述得神秘莫測,有關“陰性艾滋病”的傳聞,最終發酵成一個“公共衛生問題”,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4月6日下午,&&對59名“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進行第一次調查的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國內外權威專家和檢測機構對檢測結果意見一致,並不存在所謂“陰性艾滋病”,“恐艾”更多源自精神因素。

    本報訊 (記者王維維)針對近日媒體報道稱有部分人員自述疑似感染“陰性艾滋病”一事,衛生部昨晚發佈有關調查情況:2009年7月以來,疾控部門先後啟動兩輪調查,84名接受檢測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均被排除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

  檢測結果未獲認可

  >>第一輪調查

    據衛生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介紹,2009年6月以來,陸續有群眾向衛生部反映稱自己出現了類似艾滋病急性期症狀,認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未知病毒。

    2009年7月,中國疾控中心開始啟動相關調查工作,但因匿名的原因,該人群基本情況不甚清楚。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中國疾控中心專家通過網絡與該人群取得聯絡,並招募了59名自願接受調查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進行了第一次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該人群艾滋病抗體檢測均為陰性,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缺乏新病毒或未知病原體感染的證據。

    考慮到調查對象自述症狀與XMRV病毒(異嗜性鼠白血病病毒相關病毒)導致的慢性疲勞綜合症的臨床症狀相似,59名調查對象均檢測了XMRV病毒,結果均為陰性。中國疾控中心將檢測結果和初步結論向該人群作了説明,但未得到該人群認可。後中國疾控中心又將採集的血液標本送美國相關實驗室進行病原學檢測。目前美方反饋稱,已經檢測的樣本艾滋病抗體均為陰性,尚未檢測到相關致病病原體。

  >>第二輪調查

  六地流行病學調查

    在第一次調查的基礎上,衛生部又組織專家制訂了“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案,並於2011年2月至3月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6省(市)開展了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共調查了40人,其中包括曾參與過第一次調查的15人。

    調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散在分佈于不同的市、縣,未呈現聚集性,也未發現調查對象之間存在共同的體徵和互相傳染的情況;調查對象和密切接觸者無共同的特異性感染症狀和體徵,未發現傳染病傳播的因果關係。

    實驗室檢查結果發現,調查對象血常規結果基本正常,無感染性疾病的特徵性變化;免疫功能檢查結果顯示,調查對象CD4細胞基本正常。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初步表明,未發現調查對象有與感染相關的器質性病變,主訴症狀與臨床體徵不相符合。大部分調查對象及密切接觸者均能正常工作和學習,一年內僅兩人因扁桃體疾病住院,未出現因其他嚴重疾病而住院或死亡的情況。

  >>調查結論

  排除患傳染性疾病

    綜合兩次調查結果,衛生部專家認為,目前可排除該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沒有證據表明該人群所述疾病具有傳染性和聚集性,沒有臨床、實驗室和流行病學證據支持該人群患有某種傳染性疾病。

  求醫兩年尚未確診

  >>病友自述

    病友林軍(化名)説,他現有關節響、全身乏力等症狀。近兩年來,他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家大醫院看過,雖排除感染艾滋病,但因無明確診斷,故未“對症”治療。於是,他和“病友”就通過QQ群、論壇、微博等方式交流病情,並呼籲社會和政府重視這種“神秘病毒”。

    “‘陰性艾滋病’是有關媒體的誤導,我們是不明病原體感染者。一些媒體(報道)我感覺有點過頭,會引起社會不必要的恐慌。”林軍説,經多次檢測後已不再擔心艾滋病,而是懷疑感染了“不明病原體”。林軍自己將所述疾病稱為“一種能滲透到白細胞分子細胞裏的病原體”。但至今沒有一家醫院給病友下過這樣的結論。包括林軍在內的59例“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曾于去年1月在北京地壇醫院進行了臨床體檢。體檢結果顯示,59人艾滋病相關檢查無1例陽性。

    據新華社電

  流行病學專家曾光稱“恐艾”源自精神因素

  他們誰都懷疑,就是不懷疑自己

  59人檢測未見異常

    京華時報:2009年,您&&開展的關於“恐艾人群”的調查包括哪些內容?

    曾光: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地壇醫院給他們做的臨床體檢診斷,包括內科、外科、口腔科、骨科等,凡是他們提到的科室、相應的科室都包括在內,包括很多常規檢測;第二,國家CDC(疾控中心)的參比實驗室給他們做了包括HIV在內的幾項檢查,同時還做了CD4的檢查(表示免疫功能指標的檢查),因為艾滋病病人很多是CD4降低;第三,因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途徑之一是性傳播,因此,與性傳播有關疾病的檢測,如梅毒、丙肝等。同時,考慮到有的人可能是疲勞綜合症出現的各種精神疲勞症狀,可能是由於一種病毒引起的(XMRV),中心病毒所還對被調查者進行了這種特殊病毒的檢測。

    京華時報:為什麼要進行此次檢查?

    曾光:“恐艾”這件事在我們知道時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但我國沒有一個單位和系統負責這樣的疾病,因為他們的診斷結果顯示並非艾滋病。在2009年6月他們找到我之前,其中很多人已經做了很多次相關檢查,最多者診斷了30多次,最低的是5次,都是陰性。

    我們選擇國家最權威的參比實驗室再對其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統統都是陰性,梅毒檢測也統統是陰性,CD4也正常。醫生檢查發現,他們所説的症狀和檢查結果完全不同,雖然叫得很響,但很多(症狀)臨床都查不出來。

  多數人有過一夜情

    京華時報:此次59人臨床檢查的最終結果是什麼?

    曾光:地壇醫院李興旺教授做的診斷結果是:該組人群多數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少數生化檢查異常,但與其主訴的臨床症狀不相符合。從軀體症狀和神經症性兩個角度進行評估,考慮主要為精神因素所致。

    京華時報:精神方面的檢查結果如何?

    曾光:精神科的醫生通過專業的量表檢測,證實大多數人的精神都有些問題,在面對不利事件時缺乏化解能力。專家表示,嚴重的焦慮症、幻覺、神經調節障礙等都是會出現的,覺得關節響、肚子響。

    京華時報:檢查結果為什麼沒及時向社會公佈?

    曾光:這些結果我們並未明確告知他們,我説的最多是他們精神太疲勞。之所以沒有通過媒體發佈,是因為對於病人和精神脆弱的人,不想增加他們的精神負擔,不願把他們推到風口浪尖上去,但也請了部分媒體隨同調查,作為見證者。現在這個事情被炒作起來, 我們不能再沉默,有責任也有義務向公眾説明澄清。

    京華時報:就流行病學而言,您做了哪些診斷和調查?結果如何?

    曾光:被調查者中,大多數人都有過一夜情等高危行為,雖然按照他們的説法,自己患的是傳染病,但根據我們艾滋病性病的監測情況,包括他們自述的傳染給他們的那些人群,包括性工作者等群體中均未發現有何問題。我把這些結果都告訴他們了,對此他們並不滿意,認為這樣就是支持他們是有精神病的。

    京華時報:“恐艾”人群的共同點是什麼?

    曾光:這個人群的文化層次不低,年輕男性為主,有的人可以查閱英文文獻。雖然有一定的知識,但又不透徹,看問題比較敏感,遇事不知道該如何判斷。

  美國檢測未發現病毒

    京華時報:除以上各項檢查,還做了其他檢查嗎?

    曾光:為了對被調查者進一步負責,我們在對其承諾的各項檢查外,還將其體內抽取的用於檢查的剩餘血液送至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實驗室,做進一步的病毒檢查。那裏的病毒芯片可以檢測到1.5萬種左右的病毒,還可以探測到一些未知病毒。因為標本出口難度很大,且作為世界頂尖級的實驗室檢查價格也不菲,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終於和他們達成免費檢測的協議。

    京華時報:檢查的結果是什麼?

    曾光:有58份標本于(今年)1月6日送至美國,3月30日,美方告訴我們已經完成了約1/3樣本的檢測,未發現任何病毒。這就是説,該實驗室能監測到的1.5萬種病毒全部為陰性,且沒發現有新病毒。為了讓大家相信,我們催促其要按照承諾將剩餘的標本全部做完。

    京華時報:現在有的病友説不恐艾了,但恐病毒?

    曾光:沒錯,截至目前,我們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且包括全世界最好的實驗室都查不出來他們所謂的新病毒,病毒是哪來的呢?是他們自己給自己命名的病毒,沒有一家醫院診斷出病毒感染。作為一名流行病學專家,在將這些標本送到美國之前,我根本不相信(他們)感染了病毒,但讓實驗結果“説話”,更有説服力。

  “恐艾”族未現傳染病

    京華時報:此次調查的最重要結果是什麼?

    曾光:SARS、梅毒、淋病都有一定的傳播途徑,但按照他們的説法,唾沫都可以傳播,但家人和其同事間都沒有發現類似症狀。在對“恐艾”人群的檢查中,我們並沒有發現任何傳染病因素。多年來,桂希恩、李太生等國內權威專家對此類人群的判斷是一致的,沒有發現新病毒,也未出現流行性傳染病。目前,除了個別醫生對其自述的症狀標有問號的診斷結果外,未發現一個有明確診斷其症狀與艾滋病相關的。

    京華時報:調查中,是否有確實如其所説,發現一家幾口都出現此類症狀的?

    曾光:當時只有59個人響應,樣本量太小的話無法調查。衛生部今年2月下旬開始啟動了對6個反映此類問題比較集中的省市進行調查,由各專業的高水平專家組成調查組,且有具體的調查框架圖,從問詢病史開始,用排除法證明是有什麼病,但到目前為止,調查結果和我們是完全一樣的。

    京華時報:“陰性艾滋病”的概念是否存在?

    曾光:“陰性艾滋病”這個概念是“恐艾”者們自己製造的,在國際上有極個別的確實存在,但都是有超高危行為者,如靜脈吸毒和艾滋病人共用針頭者,或者是感染了HIV的同性戀,但我國的“恐艾”者們不屬於這種情況。

  網絡也會“傳播”疾病

    京華時報:您認為此次“恐艾”陰影的擴散緣于什麼?

    曾光:出現網絡、QQ群、手機後,很多公共衛生問題在此新形勢下發生了,傳播快,且煽動性強。網絡確實可以“傳播”疾病,但並非傳染病。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他們的不斷呼籲和煽動讓社會不安定,也是種公共衛生問題。謊言在流行,影響了大家的健康。很多問題在挑戰公共衛生的公信力,權威專家説的話不信,就信網絡中的少數人的言語。

    媒體在報道公共衛生問題時應慎之再慎,這畢竟涉及民族的素質和民眾的素質,不要以訛傳訛,不然後果很嚴重。

    京華時報:精神疾病也是病,對於“恐艾症”患者,我們該做些什麼?

    曾光:我們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該由誰來對其進行疏導和干預。有5個人給我們來信,表示聽到我們的檢測結果和分析後症狀消失了,其中一個來自上海的被調查者本身就有焦慮症,在加入相關的QQ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但接受我們的檢查後,承認自己有高危行為,表示已能調整心態、過開心的日子了。

    對此,我也一一回復了,檢查結果把他們想象出來的“陰性艾滋病”或者新病毒的可能排除了,這是一種干預,來自國外的檢測結果也是一種干預,我對他們的開導也是一種干預。在第4封信中,我提出了10個問題,全國所有醫院都沒有檢測出來,是醫生錯了還是你們錯了?我覺得有理智的人會為我的信所打動的。但很顯然,多數人還是被網絡控制著,他們誰都懷疑,就是不懷疑自己。(文字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黃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