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各界清明節深切緬懷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5日 1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清明祭偉人——中國各界深切緬懷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

  (記者孫偉麗、岳瑞芳)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晨7點,位於天安門廣場南側的毛主席紀念堂迎來當天第一批瞻仰者,他們都來自毛澤東主席的家鄉——湖南。

  在清明這個緬懷先人的中國傳統節日裏,100多名湖湘兒女專程從湖南飛抵北京,紀念這位改變中國命運的人。與毛澤東時代相比,現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已發生巨變,但對這位新中國締造者的崇敬之情,從未消失。

  瞻仰者中最小的僅8歲,最大的已經82歲高齡,不僅有毛澤東的堂侄毛岸平、侄女毛小青,更多的是來自湖南的普通民眾、師生代表以及優秀共産黨員和少數民族代表。作為毛澤東的家鄉人,他們帶來了家鄉的紅燒肉、湘繡和青年毛澤東讀書時代的手記。

  漢白玉雕刻的毛澤東坐像前,一排花籃將紀念堂的氣氛裝點得更加肅穆。人們緩步走到雕像前,肅立,三鞠躬。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英語專業的趙夢婷是毛澤東的校友。藍色牛仔褲,淺棕色皮靴,脖子上戴著白圍巾和項鏈的她顯得時尚而青春。為了表達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學長的緬懷,她特意穿了一件黑色的大衣。

  趙夢婷説,當代大學生對毛澤東並不陌生,大學裏有很多學生在讀毛澤東的著作,學校裏還開設了《毛澤東思想概論》的必修課和各種講座。每年全校都有“經典紅歌大賽”,外語系的學生們會組織起來翻譯毛澤東的詩詞。

  “業餘時間,同學們會到湘江邊、橘子洲頭,一起背誦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新校區的鐘樓每天整點報時都會響起《東方紅》的旋律。回到毛主席曾經讀過書的教室、曾經鍛鍊過的操場,總讓人産生時空交錯的感覺,仿佛我們就是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肩負著民族的使命,要把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獻給國家。”趙夢婷説。

  隨著時代的演變,新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似潮水般洶湧而來,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但對先人和英烈的敬仰和感激從未消失。

  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龍志文在網上看到徵集報名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的通知後,第一時間就給組織者打了電話。

  “雖然我們的生活和毛主席的時代已經相隔幾十年,現在的年輕人都懂電腦、愛上網,聽MP3、玩IPAD,但這麼安逸的生活,都是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龍志文説。

  民間紅色收藏家、72歲的雍曉春隨著隊伍緩緩向前移動,滿臉肅穆。老人告訴記者,他用了30多年,跑遍了全國三十多個省市、無數個小鎮村落,一枚一枚、一件一件地蒐集毛澤東的像章和畫像。幾萬件藏品的背後,是老人對偉人深深的思念。老人顫抖著説:“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帶著像章來北京,到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現在願望終於實現了!”

  瞻仰的隊伍中,身著民族服裝和華麗銀飾的鳳凰縣土家族女孩熊英姿格外顯眼。她告訴記者,她的名字就是老人們從毛主席的詩詞裏取的,家鄉現在越來越美了,生活越來越富裕了,但大家還是經常説,不能忘了毛主席留下的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能忘了湘西人勤勞致富的本分。

  隨著時代的演變,新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似潮水般洶湧而來,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但對先人和英烈的敬仰和感激從未消失。

  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龍志文在網上看到徵集報名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的通知後,第一時間就給組織者打了電話。

  “雖然我們的生活和毛主席的時代已經相隔幾十年,現在的年輕人都懂電腦、愛上網,聽MP3、玩IPAD,但這麼安逸的生活,都是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龍志文説。

  民間紅色收藏家、72歲的雍曉春隨著隊伍緩緩向前移動,滿臉肅穆。老人告訴記者,他用了30多年,跑遍了全國三十多個省市、無數個小鎮村落,一枚一枚、一件一件地蒐集毛澤東的像章和畫像。幾萬件藏品的背後,是老人對偉人深深的思念。老人顫抖著説:“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帶著像章來北京,到紀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現在願望終於實現了!”

  瞻仰的隊伍中,身著民族服裝和華麗銀飾的鳳凰縣土家族女孩熊英姿格外顯眼。她告訴記者,她的名字就是老人們從毛主席的詩詞裏取的,家鄉現在越來越美了,生活越來越富裕了,但大家還是經常説,不能忘了毛主席留下的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能忘了湘西人勤勞致富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