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葬禮策劃師導演"最後一幕":不該是單調哭泣與黑紗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4日 09: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為北京殯葬行業的新興職業,“葬禮策劃師”清明後將正式在八寶山殯儀館亮相。屆時,“三鞠躬、轉一圈、握一次手”的葬禮模式將被打破。八寶山殯儀館表示,市民也可選擇致辭、追悼等“單項”個性化服務,最低200元。

  據八寶山殯儀館康季坤館長介紹,按照北方人的習俗,葬禮的模式一直是“老三步”。約兩年前,民政部舉辦了一次全國殯儀服務員技能大賽。八寶山殯儀館作為“大館”,派出了7名服務員參賽,“結果一比賽,我們全傻眼了。”最終只有1名服務員闖進全國決賽,得了20多名。

  “對我們的刺激比較大,賽後殯儀館就開始了對服務的探討。”康季坤稱,去年4月,八寶山殯儀館開始嘗試改革告別儀式,首批選拔了4名殯儀服務員作為“葬禮策劃師”。目前這一職業在北京尚屬新興職業,未在殯葬領域普遍推行。

  “第一年的實驗並不是很成功。”康季坤説,當時殯儀館採用的“個性化葬禮”還是在比較傳統的意義上進行,對起靈、化粧、骨灰存放等各個環節進行個性化設計,但有的逝者家屬認為“還要多掏錢,不值”。

  為此,八寶山殯儀館計劃于清明後,推出組合式的“個性化葬禮”。逝者家屬無須“全程購買”個性化設計,而是可以自主要求調整葬禮的某個環節,即將一場葬禮拆分成若干環節,每個環節皆可進行“單項”的個性化服務。比如,逝者家屬可以同策劃師溝通,由策劃師幫助撰寫追悼詞或要求製作個性視頻。經過物價部門審批,“單項”個性化服務定價為200元、300元、500元不等。

  工作流程

  葬禮策劃師與逝者家屬溝通願望、要求 → 形成整個葬禮流程框架 → 擬主持詞 → 收集逝者資料製作視頻等 → 出具整個儀式策劃書 → 接待家屬參加儀式

  對話

  葬禮策劃師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最好的葬禮

  陳晨説,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最好的葬禮,每個答案都不一樣。

  葬禮策劃師陳晨,生命剛翻過第28頁。近期在八寶山殯儀館就任的她,即將作為一場場葬禮的設計者,導演逝者最後的人生電影。這些日子裏,一幀幀葬禮的默片,時常誕生在她的腦海中。她説,最好的葬禮不該是單調的哭泣與黑紗,應該是柔和的,甚至是溫馨的。

  競聘上崗,民政部專家面試

  新京報:你是怎麼當上葬禮策劃師的?

  陳晨:我到八寶山殯儀館工作已經四五年了,之前在洽談室工作。去年的一天,殯儀館裏貼出了競聘葬禮策劃師的公告,最後選出了4個。考試流程也是比較嚴格的,民政部的專家來給我們面試,主要測驗我們對葬禮的策劃能力。

  新京報:談談你曾經做過的葬禮策劃。

  陳晨:去年上崗考試時,專家給我們出了一道題,對於一個6歲患血液病去世的孩子,如何為他策劃一場葬禮。我想的是,孩子才6歲,他的父母也應該比較年輕,應該不喜歡傳統、古板的“花圈加棺木”的葬禮。棺木可以設計得像搖籃、小床一樣,棺木裏還可以放書本、玩具。告別廳應該是粉色或紫色的,柔和的顏色,裝飾著小天使。

  策劃書詳細記錄葬禮流程

  新京報:在真正策劃一場葬禮的過程中,這些好的創意能否得到實際展現?

  陳晨:上個月剛嘗試過。目前,八寶山殯儀館已經小範圍試點,推出了一些葬禮策劃。那位逝者是一名老黨員,生前心願是交上最後一筆黨費。因此我們的葬禮主題寫的是“某某同志交最後一筆黨費”。

  葬禮請來了單位的黨支書,由他的妻子致辭並將黨費交到單位同志手中。老人希望骨灰撒海,我們還設計了大海的視頻,通過LED屏幕播放,老人一生的照片也在其中,像一幕幕人生電影。

  新京報:一場葬禮策劃的整個過程要多長時間?

  陳晨:光是視頻製作就用了兩天,整個儀式的策劃大概花了5至7天。最主要的是前期工作,要充分和家屬溝通,也要評估他們這些願望是否可行。

  我們會給家屬出具一份詳細的策劃書,從靈車起靈開始,幾點,車上都有誰,聯絡方式如何,一直到儀式完畢,每個細節。整個策劃的過程非常緊張,因為北京人習慣7天內告別,我們幾乎是連軸轉的狀態,隨時和家屬溝通各種問題。

  未來有可能“預訂葬禮”

  新京報:你説個性化葬禮需要較多的製作環節,可不可能在逝者生前便和你們溝通,“預訂”葬禮?

  陳晨:目前好像還沒有,但這個想法有一定道理,將來隨著這個行業的發展成熟,不排除這個可能性。

  新京報:能否評估一下“個性化葬禮”的市場以及你的職業前景,是否會向專職策劃師發展?

  陳晨:從市場上來説,我想未來會有很好的前景。基於家屬們越來越多的需求,北京的殯儀事業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向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目前我還不是專職的策劃師,仍然要進行接待洽談等工作。一旦家屬有了葬禮個性化需求,將由我來完成。將來我們會進行專門的培訓,經驗也會愈發豐富。我希望能用實際行動扭轉有些家屬對殯葬業不好的看法,塑造這個職業的良好形象。(記者 溫薷)

  藝術墓碑設計師

  雕刻過往時光 撰寫“墓碑人生”

  設計墓碑猶如寫人物傳記,要將家屬的感情寄託在裏面……工作這些年的經歷也告訴我,不要讓自己走的時候,留有遺憾。——藝術墓碑設計師 尹煉

  3月的最後一天,八達嶺陵園內,榆樹還沒開始發芽。

  一隻烏鴉站在樹枝上,“哇——哇”,嘶啞地叫著。不一會兒,烏鴉飛起來,掠過那些隨山勢而建,黑色、紅色、白色、青灰色、淡紅色的墓碑。每一塊墓碑都是一張名片,將來,尹煉要在他的墓碑上留下一句話:“這是我的最後一件作品”。

  三易其稿,成就“山楂樹下”

  尹煉28歲,是八達嶺陵園的藝術墓碑設計師。老家四川,畢業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主修陵園設計與管理。5年來,他已經設計了上千套墓碑。“藝術墓碑設計是很特殊的工作,它是單為逝者量身定做的,將家屬的感情寄託在裏面。”尹煉説,設計墓碑猶如寫人物傳記,要收集很多資料,除了家屬提供的信息外,還要上網查資料,看別人對逝者的評價。

  設計之前還要開創意會,確定墓碑的主題,“這是最難、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很多人生前可能故事、性格特點比較多,但綜合起來就比較平。到底該在墓碑上反映他們的哪一點,比較難。”他舉例説,2006年,有一位大媽去世了,老伴和孩子想在墓碑上表達“關愛”,但這個主題太寬泛,尹煉設計了三稿都不滿意。

  後來和老人親屬聊天,孩子説母親曾想買一套農家院,種幾棵山楂樹。尹煉終於來了靈感,設計的墓碑主題就是“山楂樹下”,墓碑周圍用木頭做成小圍欄,又用銅雕工藝設計了木凳和蒲扇擺在旁邊,墓碑旁種了一棵山楂樹。

  三趟房山,選定名家“拙石”

  八達嶺陵園裏,大的墓碑可達一兩噸重,小的只有一兩百斤。墓碑材質以花崗岩為主,還有漢白玉、青銅、自然石等。自然石裏又以泰山石為多,尹煉説,已故著名書畫家馬蕭蕭的墓碑就是以自然石設計而成的。

  為這次設計,尹煉跑了三趟房山挑選石頭,選定一些後又跟家屬去了一趟,最終選定了一塊下底為方形、上面略尖、形狀像閒章的石頭。運回陵園後沒再做加工,只刻下了馬蕭蕭自己的毛筆簽名,加蓋一個紅印章。這塊墓碑,被稱為“拙石”。

  三樣情懷,詮釋“別樣人生”

  尹煉認為,墓碑的意義在於能夠延續逝者的故事,讓認識的、不認識的人經過墓碑時,知道他們經歷過怎樣的故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家屬從悲痛中走出來”,但是尹煉設計時自己卻時常陷入悲傷中。

  有一套墓碑,墓主人是一名田徑小將。尹煉説,逝者的媽媽在一個多月內白了頭髮,他在做墓碑時就一直想著要讓這位母親減輕悲痛。敲定的設計方案是:一條幻化成彩虹的跑道,小腳印逐漸變大,圍繞在一個冉冉升起的太陽旁邊。後來這位母親對他説:“我當你乾媽吧。”

  尹煉説,他很喜歡這份工作,“幫他們走出悲痛或寄託哀思,我心裏很寬慰。”(記者 林阿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