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南京新任書記首談施政思路 稱林蔭道是城市品牌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2日 13: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説林蔭道

  “這是南京城市品牌”

  “南京和蘇州、無錫的情況不一樣,和我所了解的十年前的南京也不一樣。”楊衛澤説,自己面臨的是巨大的挑戰,是重大角色的轉換。“南京不是蘇州、無錫,不是一般的城市。”

  “兩座城市有共同點,但體現了更多的不同點”。在比較無錫和南京時,楊衛澤説,無錫和南京都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相比之下,兩座城市的框架、氣勢不一樣。他還特別指出,南京還有“綠”的品牌,這讓他印象深刻,南京的林蔭道有100年的歷史,在全中國、世界範圍都很少有如此茂密、歷史悠久的林蔭道。這是城市的一大品牌。

  看南京人

  “更加多元包容開放”

  如何比較無錫和南京的幹部?對於這個有點棘手的問題,楊衛澤笑言:“各個地方的文化不一樣,南京是個大城市,文化底蘊深厚,南京各大機關、院校的幹部素質都很高,眼界、胸襟、思路也是開闊的。”他説,在到南京來的一個多星期裏,接觸到的人是高效務實的。如何充分調動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揚長避短,則是他接下來要落實的工作。

  對於南京人的印象,楊書記説:“南京是移民城市,南京人更加多元、包容、開放。”

  保護古都

  “這是發展的前提”

  蘇州的古城保護,無錫的文化資源挖掘,一直備受國內外矚目。在談到城市建設和城市遺産保護時,楊衛澤亮明了自己的觀點:“首先,老百姓的期盼是最重要的,要努力做到為民服務。第二,我們所有的工作和成就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之上的。保護老祖宗留下的古都文化和山水城林是我們發展的前提、基礎和責任。第三,我們的工作和環境是建立在老天爺的自然環境基礎上的,這是老天爺的恩賜,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應當優化而非破壞。”

  城市交通

  “不敢自稱交通專家”

  交通問題一直是制約南京發展的重要難題。楊衛澤曾任省交通廳廳長,這讓眾多市民對於新書記的到來平添了一份格外的期望。在採訪中,面對記者送上的交通專家的稱號,楊衛澤説:“我在交通系統待了20多年,如果説我是交通專家我也不敢推辭,但是我有10多年沒搞交通,還能不能稱為專家?”他坦言,自己過去搞的是區域式交通,而非城市交通,“如果説我是專家的話,也是區域交通專家”。不過他強調:“我們市委會和市政府一道,會為解決南京老百姓交通安全和便捷而努力,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建設上。”

  最新分工

  書記主抓人才市長主抓教育

  “全省科教人才資源主要集聚在南京,全省的高校有近一半在南京,在寧的部省屬研究機構總數超過全省三分之二,江蘇98位兩院院士有77位在南京,南京每萬人擁有大學生人數全國第一。”説起南京市的科教人才的“家底”,楊衛澤報出了一連串的數字,如數家珍。如何發揮南京這一優勢,楊衛澤提出,在十二五時期,要舉全市之力狠抓人才第一資源、教育第一基礎、科技第一生産力、創新第一驅動力這“四個第一”。

  “四個第一”工作將作為“一把手”工程,由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記者了解到,在前幾天召開的南京市委常委會上,已經明確由市委書記楊衛澤主抓人才工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分工主抓教育工作;市委副書記陳紹澤分工主抓科技工作。楊衛澤表示,這一舉措並不是要削弱或者替代分管領導的工作,而是要作為一個導向,由主要領導來統籌協調這一工作,把“四個第一”作為南京市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記者印象

  記者觀察

  新書記很“潮”

  隨身攜帶IPAD開會

  “南京的媒體很多,以後重要的會議向媒體開放,接受監督,多提寶貴意見”。在昨日的媒體聯合採訪前,楊衛澤的一段開場白讓眾多記者感到很親切。看到眾記者忙著擺話筒,還有的遞上手機錄音時,楊衛澤感慨道:“現在一個手機就是一個自媒體啊”。這位從無錫來的新書記,顯然對於網絡和信息技術很熟稔。

  在昨日的午餐時,楊書記和區縣一把手聊起了南京的軟體産業,和印度班加羅爾做起了比較。記者注意到,與其他官員拎著一疊文件參會不同,楊衛澤隨身攜帶一個IPAD。“這個書記有點潮哦。”採訪的一位記者私下議論道。

  昨日一天的座談會上,自稱是來“惡補”的楊衛澤,全程埋頭“聽講”,不停做著記錄,幾乎不曾插話。甚至讓人覺得這個會開得有點“沉悶”。但到會議尾聲,他亮出了自己的“作業”,在講話中他不時隨口報出各區發言的特點和要點。在談到南京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時,楊衛澤表揚江寧的做法。

  讓人意外的是,他逐一報出了江寧區引進的明星人才名單:沈國榮院士領軍的南瑞繼保,核心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45%;葛寧主掌的金智科技的電力項目已走出國門;劉國耀夫婦創辦的科遠自動化,成為國內熱工自動化和電廠信息化的龍頭企業……如此列舉詳盡的數據和人名,讓與會者不由感嘆,這位新來的書記很“精明”。

  本報記者 仇惠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