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撤僑者回憶從利比亞撤離經歷(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9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江源和利比亞男孩

  3月6日淩晨,北京企業最後一批駐利比亞勞務人員全部安全撤離回國。北京建工集團職員江源,經歷了這場撤離。江源在去年11月2日赴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工作。今年2月起,利比亞爆發的衝突及流血事件不斷升級。在利比亞親歷戰亂、撤離的日子,是江源至今揮之不去的回憶。

  中國青年報:還記得戰亂最初爆發時的情況嗎?

  江源:有天早上5點,我被轟鳴聲吵醒。當時天還沒亮,朦朧中我看見一排直升機低飛而過,遠處隱約傳來槍聲和叫喊聲。那天我的朋友正元特意打電話來,讓我在家裏老實待著。但我好奇,和隨行的阿拉伯語翻譯軟磨硬泡,他終於答應在換煤氣時帶我上街。

  我倆開著車,連轉兩家液化氣供應站,門都緊鎖著。趕到第三家時,我們得知運氣車剛開進去,門口等待換氣的隊伍已經排到了30米開外。四週只有蔬菜店和副食店還在營業,旁邊的紙板上用紅黑色字寫著“雞蛋已售罄”,每個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隊。翻譯感嘆:“利比亞人大概都不記得上一次排隊是什麼時候。”

  中國青年報:看來社會動亂對當地經濟影響很大。

  江源:對。之前0.5個第納爾(約2.5元人民幣)就能買20個麵包,1.5個第納爾買一罐液化氣。如果有3萬~5萬第納爾,就可以蓋起花園別墅。可是戰亂後,銀行早已停止營業,第納爾出了利比亞就成了一堆廢紙。我可以感到人們的焦慮和恐慌,我親眼看著物價翻了一倍,男女老少全出動往家裏囤運糧食,超市裏米、面、雞蛋全部賣光。

  中國青年報:你害怕嗎?

  江源:在那種狀況下,以前很多願望都變得微不足道。我曾希望可以從的黎波裏一路向南,驅車駛入大沙漠裏看沙丘和日落。然而在戰亂中,我想得更多的是,萬一齣門就被流彈擊中了呢?萬一睡著時屋子就被放火燒了呢?

  其實戰爭的可怕,是在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所暴露的人性。在的黎波裏港口等待撤離時,一位阿拉伯婦女走近我,用不流利的英語羞澀地問:“您能給我點兒食物嗎?”我剛想掏出一個冷饅頭給她,身旁的大姐一把拉住我的手:“傻丫頭,吃的得自己留著,船又不聽你指揮,你知道它什麼時候開呀!”結果我猶豫了一下,坐直了身子。在此之前,打死我也想不到,我會為了一個饅頭而無視一位美麗女人哀求的眼神。

  不過,就在那時我想起了一件事,使我改變了主意。撤離前一天,在街道已經設卡封鎖的情況下,55歲的當地人貝魯寧和他13歲的小兒子開著小貨車,幫我們轉移物資。他還騰出本來留給大兒子結婚用的屋子,給我們存放重要物資。貝魯寧還不顧物價飛漲糧食面臨斷貨的危險,給我們一行6人做了當地傳統食物“庫斯庫斯”,讓我們吃飽了上路。離別時,他重重地握著我的手,目光裏滿是歉意,仿佛打仗是他的錯一般。我很難過,一旦真正打起來,我們至少還有祖國可以回去,沒了工作可以再找,丟了行李也可以再置辦。但對於貝魯寧一家以及像他們一樣的利比亞平民來説,戰火紛飛,通貨膨脹,流離失所,骨肉分離,那樣的災難,不知道多久才能結束。

  想到貝魯寧大叔,我從袋裏翻出兩個冷饅頭,塞到那位阿拉伯女人手裏。我可能沒有能力幫助面臨艱險生活的利比亞平民,但我至少還能讓眼前這位婦女不因為饑餓而如此難受。

  中國青年報:你們撤離順利嗎?

  江源:撤離的那天早晨,我們去工地了解情況,結果被一群外國雇傭工人圍在中間。他們翻來覆去地重復著3個英文單詞:“Please help us!” (請幫我們!)原來,該工地上百名孟加拉國工人拿到工資後便就地解散,但無處可去的工人們依然留在工地,守著他們剩餘不多的糧食。然而那時,除了他們自己的使館,沒人能幫得了他們。

  我當時眼淚奪眶而出,在這樣無助的境地裏,我們知道祖國在為我們擔心,知道同胞在為我們努力奔走,知道家人徹夜守在電腦前陪我們一起失眠是多麼幸福和踏實。

  2月26日~27日,我們在港口滯留了8個小時,那兩天都是大風大雨的天氣,所以船一直沒辦法起航。我們一直凍得瑟瑟發抖。27日下午3點,我們突然接到通知,失去控制的黑人務工人員已經佔領碼頭。於是,船匆匆起錨離港。剛開出大約20米,我們就看到候船廳的玻璃門被砸破,幾百名其他國家的僑民涌上碼頭。我不知道他們還要等多久,只有在心裏默默地祈禱,希望能有足夠的船讓更多的人們遠離戰火。

  中國青年報:後來呢,你們是直接回國的嗎?

  江源:船一齣港口,就遇見了暴風雨,十幾米高的大浪,一個接一個地打來。那條限載300人,僅限內河航行的小船上下顛簸,船艙裏的嘔吐聲、哀嚎聲此起彼伏。大概8個小時後,我聽到一陣歡呼,小船終於抵達馬耳他港口。

  我們到達馬耳他後,就有中國使館的工作人員來接我們,把我們安排到馬耳他旅館。旅館裏住了150個中國人,此外還有菲律賓人、印尼人等。聽説中國使館還要安排從班加西、米蘇拉撤來的同胞回國,那些船上有4000多人,其中有很多人受傷或患有疾病。

  當地時間3月5日淩晨5點,我們匆匆趕到機場,得知因為大霧航班要晚點起飛,並且只能隨身攜帶一個拉桿箱。中國使館的一位政務參讚在機場為我們送行,他一一握住我們的手説:“你們辛苦了!現在沒事了,大家就要回家了。”

  飛機飛了12個小時,我幾乎睡了12個小時。大家都好累。當飛機緩緩降落到上海虹橋機場,我們走下舷梯,赫然看到公司的橫幅“歡迎回家”。因為是最後一趟撤僑飛機,各路媒體記者早就守候在機場。踏上祖國土地的一剎那,大家抱頭痛哭,伴隨著重生的喜悅,擔憂和恐懼在那一刻盡情地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