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高油價會把中國經濟帶向何處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5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斷攀升的國際油價是否會打斷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在國際石油期貨價格突破“百元大關”之後,全球經濟的神經驟然緊張起來。

  國際能源機構最近預測稱,鋻於石油設施損毀和西方各國的軍事行動,利比亞石油出口可能“中斷數月”。市場人士稱,利比亞石油供應持續短缺,可能一路推升油價至2008年出現的每桶140美元上方。

  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石油出口量排世界第15位。據國際能源機構發佈的數據,利比亞去年原油産量為每天160萬桶,約佔全球産量2%。但自利比亞國內2月出現動蕩後,該國原油日産量降至不足40萬桶,直接影響世界原油供應。

  這顯然對世界經濟是個壞消息。本來,人們預測2011年是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的“復蘇之年”。許多國家都調高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但中東局勢動蕩來得突然,預期一夜間改變了。有分析人士認為,油價突破每桶120美元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拐點,這可能使全球GDP下降2%。“二次探底”的聲音也出現了。還有人説,更高的油價將使世界經濟出現“滯漲”。

  有的學者把中國稱為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增長的“龍頭”。不過早在年初,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就表示,中國“需做好應對長期高油價的準備”。目前發達國家平均每人一年消耗17桶原油,而中國只有2.35桶,美國是22.18桶,是中國的10倍。如果讓新興經濟體“領跑”全球經濟,只要把消耗水平提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全球的石油增長量每天就需要2000萬桶。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預期增長150萬桶,約為8860萬桶。長期看,需求偏緊、供給不足,高油價很難下來。

  供需分析只是一個觀察角度。事實上,許多研究者都指出,這一輪高油價的罪魁禍首是“火上澆油的全球貨幣政策”。自從美聯儲去年開啟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氾濫的“美元洪水”,就在全球市場四處尋找投機空間。這其實與最近狂漲的國際糧食價格是同一個道理“熱錢”操縱。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統計局原局長李德水早就説過:美國的金融巨頭們靠“玩錢”去大把掙錢,試圖用虛擬經濟去支配全球的實體經濟,特別是影響或掌控全球的價格。虛擬經濟玩來玩去就是:匯率、利率、房市、股市、油價、糧價等,“誰掌控了定價權,誰就可以掌握世界經濟的命運。”

  2008年,當國際油價攀升至每桶140美元時,美國經濟學家恩道爾對國際石油價格的形成機制做過深入調查。他的結論是,紐約期貨交易所和倫敦洲際交易所進行的期貨交易,造成了石油價格瘋狂暴漲,在保持供需平衡的情況下,可能高達60%的石油價格是由投機炒作引起的。但他也無奈地表示,除了一小撮銀行人士,沒人知道真正的情況,當然他們是不會説的。投機分子靠謠言生存,而不是事實。

  一段時間來,除了中國經濟總量成為“世界第二”外,世界輿論更多地“關心”中國能源的對外依存度,尤其是石油。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從海外進口2.4億噸原油,在國內生産兩億噸,原油的對外依存度接近54.5%。在亞洲,原油對外依存度高是個“通病”,印度的石油80%靠進口,韓國是90%。

  這似乎是個悖論。世界經濟指望著中國等新興國家拉動增長,可增長的步子剛邁開,油價就被炒上了天,經濟增長的成本猛然上升,通脹預期增大,於是步伐只好緩下來。中國央行已經連續三次加息,並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釋放了緊縮的信號。

  人們都知道,“中國製造”為全球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這是在全球産業分工鏈條裏,大批跨國公司把加工生産環節轉移到中國的結果。這就造成一種格局:中國為全世界生産,而消耗的能源卻是自己的,或者必須用高價去購買。今天,中國經濟本身就利潤微薄,再被高油價這麼一擠壓,更是逼近賠本賺吆喝的境地。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稱,石油價格升高對中國的危害會很大。如果2011年的石油價格維持在平均每桶100美元,中國可能就要在石油進口方面花費2060億美元,比2010年的花費幾乎增加了540億美元。而這並不是讓中國經濟發展停下來的理由。在中國,每千人保有汽車的數量僅僅只有30輛,在美國這一數字是700輛,歐洲的數字則接近500輛。

  “讓你多幹活兒,拉動全球經濟發展,可卻發很低很少的工資,再把油價、糧價打到天上(相當於手裏的錢貶值了),不讓你吃飽,甚至餓著你”,一位國內製造業的企業家評價説:“這就是高油價對中國這個"國際打工仔"的巧取豪奪。”在2008年,中國也曾飽受高油價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干擾,當時許多與中國處於相似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等同樣面臨困境。如今,這出大戲重新上演了。

  經濟學家李才元認為,在經濟結構中,實業是造血的骨骼,資源和金融是吸血的皮肉,二者必須有個合理的比重。而當下世界經濟的不均衡,就表現在“資源金融國家”利用資源泡沫的炒作,不斷從“實業國家”吸取血液和營養,進而導致全球經濟肌體患上了“肥胖病、高血壓”,走不了幾步就走不動了。

  然而,中國並不掌握世界市場的“定價權”。對於高油價,以及鐵礦石、糧食等大宗資源商品的價格上漲,中國有心無力。“打工仔”討價還價的空間很小,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強自立。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透露了中國能源戰略“十二五”規劃細節。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著力調整能源結構,將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包括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由當下的8.3%提高至2015年的11.4%,2020年更是要達到15%。

  過去5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産總量和消費總量均居世界第一,尤其是新能源發展極其迅速。風電2010年年底裝機總量超過4100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風電設備製造能力快速提高,同時,風電正從陸上走向海上。

  核電在建機組26台、2871萬千瓦,在建規模佔全球40%以上。讓人鼓舞的是,中國科學家近期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自主技術突破,實現了核廢料的回收循環利用,利用率提高了60倍。這意味著,在現有核電規模下,中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只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了足夠用3000年。

  日本地震引發的核電安全擔憂是值得警惕的。不過,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和環境專家委員會委員鬱祖盛認為,我國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站多為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後改進型或革新型核電站,安全性能優於福島。

  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長、歐佩克的締造者之一謝赫亞馬尼曾説,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因為缺少石頭;石油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因為缺少石油。應該把高油價看作一種“壓迫的動力”,“能源瓶頸”的突破根本上要依靠技術跨越式大發展。在今天,國際炒家可能利用石油金融暫時獲得暴利,而從長期看,他們很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而會倒逼出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全新時代!

  最近的好消息還包括,中國智慧電網技術取得突破,已率先建成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覆蓋領域最全、推進速度最快的智慧電網試點工程,併發布了世界首個智慧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分析人士稱,這是中國節能減排的重大步驟,到2020年建成後,能使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8.8%,對實現中國2020年碳減排目標的貢獻率可達20%至23%。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王玉鎖認為,中國智慧電網的上馬不過是“新能源體系”構建邁開的第一步,未來中國能源將從“資源為王”的時代,進入“技術為王”的時代。

  另外,中國多年來都是世界鋼産量第一大國,但“大而不強”,煉鋼軋鋼技術一直落後於發達國家。而近期中國技術人員卻在世界上率先研發出了第三代汽車鋼産品技術,這種升級後的鋼板含金量更少、硬度更高。這恐怕也可歸功於世界鐵礦石價格連續上漲的“壓迫”。

  李才元給世界經濟開出的“藥方”是,抑制資源泡沫、限制金融炒作、管住貨幣濫發、扶持實業和科技創新。而這一輪“高油價”説明,國際金融炒家們對於中國式的“良藥苦口”既不感冒、也不理睬,“我掙錢,哪管洪水滔天”!

  中國經濟只能憋足勁兒,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正如傅成玉先生所説,面對“高油價”,中國只有一條路,走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這是中國企業巨大的挑戰,也是中國企業的神聖責任。(記者 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