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邁向“幸福國家”的四種分析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3日 1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人類剛剛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際,討論並確定國家“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已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的大事。一個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實則仍是發展中的國家,正在面對新的形勢,採用新的思維,謀劃新的未來。“使人民幸福”成為時代的呼喚。在未來五年,中國將處在什麼時代方位?應當具有什麼樣的“發展”思維?需要實施什麼樣的新方略?如何尋求改革的新突破,從而為“幸福國家”提供體制支撐?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討論的問題。

  縱橫分析:時代新方位

  要確定國家“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必須認清中國所處的時代方位。如同在大海航行需要把握經度、緯度一樣,認清時代方位也需要從“橫坐標”(全球視野)和“縱坐標”(歷史眼光)兩個方面進行審視。

  1.橫向分析:認清“變”與“不變”

  縱觀當今世界,情況錯綜複雜。但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依然可以梳理出若干“變”與“不變”。總體判斷,儘管有局部衝突,有霸權主義存在,也出現各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但基本潮流、基本格局、基本趨勢未變。當然,在“不變”的同時,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也出現一些新變化,有的變化還在演變過程當中,尚需觀察。從影響中國“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角度看,有三點值得研究。

  其一,全球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當前,世界經濟並未完全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經濟復蘇充滿曲折和艱難,全球需求結構出現明顯變化,圍繞市場、資源、人才、技術、標準等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之外部依賴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續性,都使得中國不能再過度依賴外需來推動經濟增長,需要經濟轉型。

  其二,全球氣候危機。從人類的生存大視野角度審視,全球氣候變暖對中國經濟影響深遠,它直接逼迫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和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中國確定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目標。作為當今世界溫室氣體排放大國之一,這既是挑戰,也是為人類應對全球氣候危機作出的貢獻。

  其三,能源資源安全和糧食安全等潛在全球性問題。最近,一個石油産量僅佔世界2%的北非國家發生局部動蕩,就使國際油價迅速上升。對石油等能源資源外部依存度較高的中國,需要對此問題加以重視。

  總之,橫向分析表明,“十二五”期間還存在若干不確定性,一些新的變化因素甚至會使這種不確定性進一步放大。需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冷靜觀察,沉著應對,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經濟分工中的新定位,積極創造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2.縱向分析: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前這一轉變還遠沒有完成,還在逐步完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個領域。因此,從謀劃未來的角度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整體或全方位發展方式的轉變。之所以是“整體”“全方位”,就是説未來中國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它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生態環境五個方面整體的發展方式的轉變或提升。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但對“小康社會”這一概念,尚存在某些認識誤區,以為只是“生活小康”。其實“小康社會”是一個完整的“現代化”概念,蘊涵著諸多“幸福指標”,大體上有六方面:經濟發展、民主健全、科教進步、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活殷實。21世紀初提出這一概念,2020年要完成這個目標,下一個五年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需要全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