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雙百"人物中的共産黨員 "農民運動大王" 彭湃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雙百”人物中的共産黨員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 彭湃,1896年10月出生在廣東省海豐縣。早年赴日本求學,191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學習,曾參加中國留學生的愛國運動。1921年5月回國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家鄉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1922年夏,他毅然隻身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疾苦,發動農民組織起來,開展農民運動。後來,他撰寫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他也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毛澤東對海陸豐農民運動給予充分肯定,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指出:“縣政治必須農民起來才能澄清,廣東的海豐已經有了證明。”

  1924年4月,彭湃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同時赴廣州領導農民運動,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是第一屆、第五屆農講所主任和農講所骨幹教員。他極力主張武裝農民,在後來的大革命中,他兼任了廣東農民自衛軍總指揮,領導農民及其武裝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1927年3月赴武漢,與毛澤東等發起組織中華全國農民協會臨時執行委員會,並任執行委員兼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後,彭湃赴南昌,參加以周恩來為書記的黨的前敵委員會,參與領導南昌起義。在黨的八七緊急會議上,他當選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後兼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10月底返抵廣東,策動廣東的秋收起義。11月,海陸豐再次爆發武裝起義,建立了海陸豐蘇維埃政權,實行土地革命,沒收分配土地,並整編南昌起義軍退到海陸豐的部隊,實行武裝割據,進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12月,廣州起義失敗後,部分起義部隊撤退到海陸豐,彭湃在歡迎起義軍大會上講到廣州起義失敗時説:“這算什麼,我們共産黨人,從來不畏困難,失敗了再幹,跌倒了爬起來,革命總有一天會成功的。”在敵人重兵圍攻下,海陸豐蘇維埃政權頑強堅持了四個月。

  1928年春,彭湃率領工農革命軍將以海陸豐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擴大到東江南部地區。同年11月,他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後來,曾任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共江蘇省委常委。

  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出賣被捕,被關押在上海龍華監獄。在獄中,他受盡各種酷刑,但堅貞不屈,英勇鬥爭,絕不背叛革命。面對死亡威脅,他説:“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共産主義事業奮鬥到底!”他堅定地表示“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推翻反動的統治,建立全國的蘇維埃政權”“為了我們的子子孫孫爭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1929年8月30日,最後的時刻到了。他脫下身上的衣服贈送給難友,與戰友楊殷、顏昌頤、邢士貞4人高唱《國際歌》,呼喊著“打倒帝國主義!”“中國紅軍萬歲!”“中國共産黨萬歲!”等口號壯烈犧牲,年僅33歲。

  為了紀念彭湃等烈士,我黨曾在革命根據地的許多地方建立彭(湃)楊(殷)紅軍學校。如今,當年彭湃領導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活動的中心——“海豐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些彭湃當年從事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前來參觀、憑吊以及舉行各種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