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黨報刊文分析:幹部為群眾辦事為何還被“挑剔”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圖片

  近年來,經常聽到一些幹部感慨:“現在群眾工作越來越難做了!”

  為什麼群眾工作難做了?是群眾不通情達理了?還是群眾更“挑剔”,對幹部不領情了呢?

  “我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只需我們端上一杯水,説上一句暖心的話,誠懇地道個歉,不少群眾就當場流淚,積存多年的怨恨頃刻間煙消雲散了。”一位基層公安局長説,其實真正不講道理的群眾是很少的,大多數都是通情達理的。

  現實是,讓領導幹部相信群眾上訪、“鬧事”自有其道理,並能心平氣和地靜下心來傾聽群眾的訴求,在實踐中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利益多元

  群眾工作越做越難

  有一位基層幹部説,有些群眾“不顧大局”給改革發展穩定添亂,社會情緒極不穩定,一點就著,感覺壓力很大。

  有的幹部説,群眾“只看到自身利益”,就是不願相信政府的説法,哪怕這種説法合情合理。

  在與基層黨政幹部接觸中,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高新民發現,基層幹部普遍反映的群眾工作很難做,“其實背後都是個利益問題”。利益問題不解決,群眾工作也就無從談起,“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高新民説,儘管黨的群眾工作有著寶貴的傳統,經驗也十分豐富,但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今天的群眾工作也出現了很大變化。一方面,群眾基礎發生了多方面變化,比如:代際更迭,使得群眾對黨的認同已經從過去的感情認同,轉變為法理型認同和利益認同;市場經濟導致社會利益多元化、格局複雜化,群眾分處於多個不同利益群體,利益訴求呈現碎片化。另一方面,作為群眾工作的施行者——執政黨自身,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是黨員社會身份複雜了,可以説社會上有多少利益群體,黨員的社會身份就包含有多少利益群體;二是幹部隊伍經歷幾次代際更迭後,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與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老一輩黨員幹部有了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