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雲南醫院套取大量新農合資金 100元/本收醫療證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2日 13: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視點)套取公款為何愈演愈烈?

  --雲南部分地區新農合資金使用問題追蹤

  新華網昆明3月22日電("新華視點"記者 王研)近日,昆明市宜良縣蓬萊村一些村民頗為焦慮:他們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以每本100元的價格"借"給一家民營醫院,而院方編造"看病記錄"及費用套取新農合資金,如今檢察機關人員已來村裏調查。

  在雲南某些地區,不法單位及個人套取新農合資金已經發展到公然租借的程度,記者近日對此問題進行了追蹤。

  專門有人來收,一個證100元

  3月10日記者來到位於宜良縣城邊的蓬萊村時,在村口遇到了正在田裏勞動的楊大爺。記者隨口問:"聽説有人來村子裏收新農合醫療證,這事兒你知道嗎?"楊大爺説:"怎麼不知道。專門有人來收,一個證給100元。不只我們村,附近的村子他們都收了。"

  在村民小組長李自祥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把證"借"給宜良縣嘉華醫院的村民李應康。記者發現,醫療證是2005年辦理的,其妻女看病信息皆有記錄。其中一次記錄為:李應康,2009年6月26日,嘉華醫院,醫藥費金額3049.78元,住院報銷金額1424.9元。李自祥告訴記者,檢察機關核對這一記錄時發現,對應單據上的名目竟然是"婦科病"。他説:"男的得婦科病,這完全是亂整嘛!"

  李應康告訴記者,2009年4月有人來村裏收證,説要拿去做廣告。他説,自己從未去嘉華醫院看過病,對方把證還回來後自己也沒細看。

  據介紹,檢察機關人員來村裏調查時,將給了嘉華醫院醫療證的群眾叫來説明情況,發現被院方胡編看病記錄的村民有38人。

  此事最初由宜良縣衛生局發現,嘉華醫院騙取金額3萬多元,衛生局對其進行了5倍罰款。記者聯絡嘉華醫院時,對方沒有接受採訪。

  侵吞公共款項,方式五花八門

  記者從雲南省檢察、公安機關及衛生部門採訪獲悉,近年來雲南省新農合資金頻頻被侵害,嘉華醫院"收"村民醫療證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

  昭通市一家精神病醫院參加新農合以前,每人每月收取含生活費在內的相關費用約為1500元,參加新農合以後,該醫院對每人每月收取的費用項目與以前一樣,但收取費用的金額卻高達5000多元。這是通過偏高的住院費用套取新農合資金。

  還有的醫院通過不合理收費套取新農合資金。如昭通市鎮雄縣一家醫院僅2010年5個月內就有涉及不合理治療6019人次,不合理收費達13萬多元。

  再比如,通過修改、偽造病歷套取新農合資金。馬關縣一家醫院採用這種方式將門診改為住院、把小手術改成大手術等,兩年內套取新農合資金67萬多元。該院幾名實習醫生在院長授意下,寫病歷時故意將病人病情寫得嚴重一些,同時採取增加治療費和手術費等方式增加收費。

  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新農合資金管理機構人員參與職務犯罪。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6月,僅半年時間,文山苗族壯族自治州檢察機關就查辦21件涉嫌新農合領域職務犯罪案件,內容涉及貪污、賄賂、瀆職等,涉案金額500多萬元。

  比如,廣南縣衛生局原副局長兼廣南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陸旭,與鄉鎮新農合機構和多家醫院聯手,採取虛造病歷、虛列支出、重復報銷等手段套取新農合資金,按一定比例"分成"。其中一家醫院不到一年就套取農合資金260萬多元。目前陸旭等人已被判刑。

  "自己管自己",如何保廉潔?

  新農合資金為何屢遭侵蝕?記者調查發現,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監督機制乏力。

  目前,雲南省新農合資金目前總量已達數十億元,其定點醫療機構超過1.5萬個。如此繁重的管理任務下,各級新農合管理與經辦機構卻人員不足,一些縣市根本沒有人員編制。

  這樣一來,縣級合管辦和鄉鎮級經辦機關人員只能從鄉鎮衛生院和衛生事業單位中臨時抽調,其機構主管方也是衛生行政部門。於是,衛生行政部門作為醫療機構的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又代表農村群眾這樣的需求方,有時候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自己管自己",難以實施有效的監督。

  另一方面,縣鄉級新農合管理機構與鄉鎮衛生院同屬衛生行政部門下的平級單位,平級之間難以開展監督。此外,涉及監督的審計、藥監、工商、物價、衛生等部門之間,信息不通暢,如個別醫院因違規問題被藥監或工商部門查處,而衛生部門並不知情,仍保留其新農合定點資格。

  業內人士透露,雲南新農合管理情況在全國並非個案,有的可能比這還嚴重。

  中國商業法研究會秘書長李業順認為,對新農合資金管理應當加以規範,引入第三方管理者,明確責任,避免"自己管自己"的問題;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專家指出,對新農合這樣一個既牽涉民生、又涉及鉅額資金往來的新問題,應當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儘快加以規範,避免各地在實際工作中標準不一、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