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大部分城市社區養老設施缺乏 老人生活枯燥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7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世琦攝影報道

  1 日托所遭遇運營壓力,老人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在我國,大部分城市社區養老設施缺乏,老人生活很枯燥。

  北京市東城區鼓樓外大街。76歲的李素花從街邊一棟6層小樓上緩緩走下來,風吹起帽檐下的一縷白髮。

  多少年了,李素花每天散步的習慣沒有改過。馬路越拓越寬,散步的地方越來越窄。“對面有一個健身中心,可以去跳舞、唱歌,但是要過馬路,太遠了。”她説,社區也有一個活動室,但都是打牌的,沒什麼意思。

  順著李素花指的方向,我們找到了活動室,大概有十幾平方米左右,一進門發現一個大書架,排滿了書籍,再往裏有正在打牌的6位老人。這些老人説,活動室比較冷清,也沒人組織活動,偶爾碰上有人教刺繡,來的老人會多點。

  李素花和老伴兒是北京市安德里社區的空巢老人,這個社區空巢率達到56%。社區居委會幾年前就給老人配置了活動室,但是利用率一直不高。很多老人沒有地方去,只能在小區周邊溜達,或在路邊下象棋、打牌。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北京市豐台區芳群園二區一所居民樓裏,我們見到了閉門的活動室,當時是上午11點。樓上的居民介紹,裏面都是打牌的,來的人少,每天早早關門。比起去活動室,很多老人更願意聚在樓前打牌。

  近年來,帶有床位的日間托老所應運而生。然而,這些托老所生存艱難。被稱為北京市首家日間托老所的石景山區蘋果園社區托老所,去年4月份倒閉;豐台區雙晨社區松齡愛老家園先後遭遇場所、資金等方面困擾,最近因房租漲價,不得不搬了家。多年以前,一項名為“星光計劃”的工程在全國實施,多個城市社區建起“星光老年之家”,但大部分難以為繼。

  上海浦東濰坊街道共成立了7個老年日間服務中心,入托老人200位。每位老人每月只需付100元,就可以享受養生保健、生活照料、理髮、康復等服務。“雖然這些年來街道對老齡事業投入逐年增加,現在每年不低於300萬元。但由於成本過高,這些老年日間服務中心普遍面臨運營壓力。”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陳維説。

  2 社區服務功能單一,難以滿足老人多層次需求

  社區是人們生活的場所。對老年人來説,有場所可以活動,僅僅滿足了他們初級的休閒需求。相比之下,生活照料、日間看護、醫療保健等服務功能的需求更加迫切。

  2月的上海,春意初顯。上午11點,濰坊社區的袁林囡老人搬張椅子在陽臺上曬太陽。她伸出手摸摸欄杆,試圖感受一下太陽的溫度。欄杆沒有熱度。袁林囡低低地嘆了口氣。

  袁林囡平時很少下樓。她曾患過3次中風,如今走路已不太利索。更主要的是,她住在一棟老樓的四層,房屋老舊,沒有電梯。“上次去醫院,下樓就下了半個小時,上樓更累。”望著窗外的春光,袁林囡感嘆:“要是有電梯就好了,可以買輛輪椅,讓家人推著去公園裏走走看看。”

  目前上海有5萬多幢房齡在30到50年的老樓,居住著將近150萬名老人。這些樓房缺少電梯等無障礙設施,有些甚至沒有樓梯扶手。“目前社區實施的公共服務項目中,為老服務的太少。”上海浦東濰坊街道社會事務工作部部長黃艷秋認為,因為無法加挂電梯,困住了老樓裏老人的腳步,很多老人無法下樓參與社會活動。

  北京市統計局去年曾對16區縣2264名老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58.6%的老年人認為社區養老條件一般或不能滿足要求,69.4%的老年人認為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還不能令人完全滿意,希望開設老年餐桌並提供上門送餐服務的佔78.1%,希望建立社區老年醫療保健機構的佔69.4%,希望社區辦托老所的佔59%。

  據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介紹,全國城市社區有8.9萬個,只有不到半數的社區建有老年活動設施。上海市閘北區臨汾街道老年協會會長勞錦坤指出,有些社區雖有社工或志願者,開展了上門生活照料服務、心理熱線等,但是因缺乏專業而規範的訓練,仍然難以滿足老人的需求。

  3 需要專門機構來經營,增強社區老人的安全感

  北京大學老年研究所副所長穆光宗認為,對於因各種原因不能去機構養老的空巢、高齡、失能老人來説,社區支持體系尤為需要。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已經達到3159萬,空巢率佔一半以上。而養老機構只能為1.5% 的老年人口提供床位。因此,大部分老人需要社區照顧。

  北京市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繆青説,在社區提供多層次照顧服務,不僅是老年人的事情,也是涉及每個社會成員的重大民生工程。“如果能夠得到社區照顧體系的支持,老年人的安全感將大大上升。”他認為,必須要有社區專門養老服務機構、專業人員來經營社區養老服務。

  在上海市,很多老人就享受到了養老服務體系帶來的實惠。每天中午,閘北區臨汾街道94歲的王龍聖和老伴兒都能吃上街道“車輪食堂”送來的熱騰騰的飯菜。他説:“一份飯7.5元,每週都換菜單。老年人消化不好,他們就特意把飯煮得軟一些。”“車輪食堂”服務由臨汾街道老年協會提供,該協會基本上由黨員和志願者自發組成。協會已運營了7年,先後開展了“車輪食堂”、“車輪髮屋”、“車輪應急”等系列服務項目,為小區內許多老人解決了生活照料、應急救援等實際困難。

  寧波市實行的社區助老模式概括起來是“走出來、走進去”。即讓身體健康老年人儘量到社區的機構當中活動,了解社會、參與社會,找到需要的服務;對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則由政府訓練、培養、儲備一批養老護理的人員,讓他們走進老人家裏提供上門服務。

  閻青春認為,政府必須統籌規劃,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場所、機構的建設納入到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在新區建設、舊區改造、新農村建設中列入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內容,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夠找到所需要的服務。

  4 公辦民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模式

  政府舉辦的日托所為何越來越萎縮?閻青春説:“根本原因在於體制問題。社區居民委員會給老年人提供服務屬於職能之外的事情,一開始還行,時間一長就沒積極性。”

  “未來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應當是政府、社區和民間資本的多方合作,單純靠政府推動是不夠的。從目前的實踐看,公辦民營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模式。”繆青説。

  2月中旬的一天,我們走進了北京市豐台區馬家堡街道松齡愛老家園。松齡愛老家園的負責人張文華介紹,他們是一家家政公司,目前託管了愛老家園。去年10月,因為房東要漲租金,愛老家園搬到了欣園小區。目前這套房子有200多平方米,入住了12位老人。“其實我們早就打算要搬到大一點的地方,否則入住老人太少,無法攤平成本。”他算了一筆賬:每位老人根據情況不同,每月費用在2000元到3000元,房租每月是8000元,各項費用算下來,如果入住老人少於10位,就會賠錢。

  愛老家園是公辦民營的運營模式。張文華説:“社區養老好處很多,老人們離家近,兒女看望也方便。我們打算在各個街道社區都開辦松齡愛老家園,目標在北京開辦100家。”

  上海濰坊街道源竹老年人日間中心也是公辦民營模式。中心負責人楊磊是位年輕的海歸,2009年4月,她託管了服務社。之後,楊磊將日托所原先只是“老人活動室”的模式脫胎換骨,除了為老人提供就餐、娛樂等服務外,還把目光瞄準了患有帕金森綜合徵、老年癡呆症的老年群體,為他們上門提供評估、護理、康復服務。該項目得到市民政局創投大賽的資金支持,如今已為小區內50位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每月服務在200人次以上。週到的服務、良好的效果還吸引了周邊其他老人,他們紛紛表示願出資購買額外服務。服務社也從剛成立時的3名員工,擴大到如今的20名員工,而且大多是大專學歷以上的年輕人。“在街道的指導下,日托所通過招投標方式進行,為日托所招聘到好‘管家’,這種模式讓更多老人享受到了優質的服務。”黃艷秋説。

  繆青説:“社區養老服務産業不同於一般産業,它是以社會效益為主,帶有一定的福利性質。社會資本辦養老産業,應該享受特殊優惠政策。”

  據悉,我國已經在政策上明確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社區養老服務。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指出:“推行政府購買服務、資金補貼等制度,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參股、合作、租賃、購並等方式參與發展民政公共服務,形成有序競爭、多元並存、共同發展的民政公共服務供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