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日本核泄漏近期不會影響我國(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6日 08: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

【事件】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15日16時發佈了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結果表明,我國輻射環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電事故的影響。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旱表示,雖然總體上説目前日本的核安全狀況很嚴重,但是,考慮到其與我國距離較遠,而且根據目前的氣象條件,近期輻射不會擴散到我國。

  未來三天氣流:向東

  針對日本核電站核泄漏污染物是否會對我國産生影響,15日下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組織了專題會商。該中心分析認為:日本中北部區域在中低層大氣中的風向由西南風轉為西北風;高空大氣主要以偏西風氣流為主,近期由於降水發生,有利於核物質沉降,影響範圍縮小。未來三天(16日至18日),日本核電站核泄漏産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影響區域為日本中部、北部及其以東的北太平洋區域,對我國沒有影響。

  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委託世界氣象組織建立,是全球8個承擔環境應急響應職能的區域專業氣象中心之一,設在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

  11日17時52分,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向各核應急響應區域專業氣象中心發出核應急響應氣象支持請求。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數值預報專家迅速啟動大氣污染擴散傳輸模式,利用高性能計算機對500米、1500米和3000米高度的核放射性物質擴散軌跡進行模擬預報。

  在日本地震核安全事件發生後,環境保護部持續跟蹤地震對日本核電站的影響,並要求省級環保部門加強監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告訴記者,環科院利用國際最先進的數字模型分大區域模擬了日本核安全事件對我國的影響。結果表明,根據目前大氣環流的情況,這個季節的天氣過程主要是由西北向東南,因此,近期不太可能出現不利於我國的情況。

  根據國家環保部的指令,3月12日起上海市環保局開展了放射性監測。截至3月15日16時,上海市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任何異常,相關監測數據可從環保部網站查詢。該部門使用的監測儀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如超大流量氣溶膠採樣器、高壓電離室等,靈敏度很高,可及時發現可能的放射性污染。

  未來三天海流:向東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截至記者發稿時,針對日本地震後發生的核泄漏次生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監測,我國海域目前尚未發現異常。未來三天內,如果日本福島海域發生核泄漏污染,將不會對我國海域産生影響。

  據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相關人員介紹,國家海洋局正在組織相關監測,目前我國海域未發現任何異常。國家海洋局目前已啟動海域放射性應急監測,對我國海域進行持續性監測。

  國家海洋預報臺預報員李雲説,從15日上午10時的預報看,未來3天,海流將先向西南方向走,然後往東走,如存在核泄漏污染源,對我國海域沒有影響。

  從海流影響來看,福島在日本東岸,沿岸正好是黑潮流和親潮流兩個流係交匯,這兩個流係是西太平洋的西邊界流,方向比較固定,是常年存在的。雖然兩個潮流一個從南向北,一個從北向南,在福島附近流動複雜,但總的趨勢是往東發展,海流往東進入太平洋。如果這一處海水流域發生核泄漏污染,對我國海域影響可能是比較小的,除非發生特殊的短期變化,比如大風吹動海流改變方向。總的來説,核泄漏污染通過海流影響我國可能性很小,公眾沒有必要恐慌。

  日本政府已將這次福島核事故初步定為4級,而1986年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則被定義為最嚴重的7級。柴國旱用“嚴重”來評價此次日本核安全事件,但是他強調,這與當年切爾諾貝利的事故還是有很大差異。他説,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時,反應堆堆芯爆散,核物質隨爆炸衝向空中,而此次事件中堆芯雖有破損、融化,但到目前為止還只是泄漏。

  鏈結

  什麼是輻射?

  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受著天然電離輻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線、地球放射性核素産生的輻射等。人類所受到的集體輻射劑量主要來自天然本底輻射和醫療。

  目前,國際上普遍採用的輻射防護的三個原則是:實踐的正當性,防護水平的最優化和個人劑量限值。國際基本安全標準規定公眾受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1毫希,而受職業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20毫希。

  如何應急避險核輻射?

  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應急狀態下為避免或減少工作人員和公眾可能接受的核輻射劑量可採取一定的應急防護措施,如隱蔽、撤離、服碘防護、通道控制、食物和飲水控制、去污,以及臨時避遷、永久再定居等。

  當事故已經或可能導致釋放碘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情況下,還可實行服碘保護,即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的化合物,以降低甲狀腺的受照劑量。服用穩定碘産生負效應的危險,對單次服用而言很小,但隨服用量增加而增加。

  (據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