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二五”規劃提出就業優先戰略 引導大學生走向基層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1日 0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要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今年中央財政擬投入423億元,用於扶助和促進就業。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做好重點人群就業工作。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大學生就業

  政策支持,引導更多人走向基層

  “大學生就業形勢總體情況比較好。近幾年的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70%至75%之間,年底就業率基本上能夠達到90%以上。”雖然承認就業壓力總量過大,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日前透露,每年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約600萬大學畢業生,真正存在就業困難的人群,佔一至三成。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首位。“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也體現了“平等就業”、“充分就業”的理念,確定將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包括職業培訓、創業培訓,推進勞動權益的平等,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些措施可以實現勞動者的自由流動,降低一些壟斷行業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讓大學生的就業渠道更暢通。

  “十二五”期間,經濟發展的重點是加快轉型,調整優化産業結構,這有利於拓展高素質勞動者的就業空間。

  國家還將採取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到城鄉基層和中西部地區就業。尹蔚民舉例説,現有的“大學生村官”計劃、“三支一扶”計劃、“教師特崗”計劃和“西部志願者”計劃等4個國家大學生下基層項目,每年可吸納約20萬人就業。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顧海良教授認為,鼓勵學生離開生活成本高、工作難找的“北上廣”,到有人才需求的基層和中西部地區去,也有待於地方政府、高校的引導。

  新生代農民工

  需要的不只是收入,還要有發展空間

  今年我國將有800萬左右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

  近年來,每逢春節後,許多地方就會出現“招工難”、“用工荒”與“就業難”並存的現象。這説明,雖然勞動力市場總體上仍是供大於求,但就業領域存在著結構性矛盾。東部沿海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出現的“用工荒”,最缺乏的是一線操作工,尤其是熟練的技術工人。

  “中國70%的勞動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雖然經濟轉型、發展高端先進製造業是未來的長期戰略,但我們仍然需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傳統低端製造業。”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工商聯副主席沈雯這樣説。

  大力強化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對新成長勞動力普遍實行勞動預備制培訓,足額提取併合理使用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經費,鼓勵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培訓,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措施。

  農民工出身的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在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調研中發現,年輕的農民工不再只追求工資待遇,更關注工作環境、自身發展空間等。她認為,新生代農民工是未來産業工人的主力軍,是未來産業發展的巨大人力資源,政府要有效加強對農民工,特別是對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成為技術性和技能型人才。同時可在廉租房政策、保障性住房政策、戶籍制度改革方面傾向於有技能的産業工人,幫助他們穩定就業,儘快融入城市。

  全國政協委員、同濟大學教授蔡建國表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最富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有統計顯示,新增就業中80%由這些企業承擔。因此,應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停産、破産、裁員、失業預警制度等。

  就業服務公益化

  打造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和社保體系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健全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就業信息全國聯網,著力推進基本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均等化。依照規劃,各地的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就業訓練機構等,必將有更先進的基礎設施,進一步走向規範,暢通信息,也更加凸顯公益服務功能。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楊亞達認為,應將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公益化”,對城鄉所有勞動者提供公益性就業服務,特別是對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就業援助。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近年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已越來越顯示出專業化、社會化和制度化的趨向。

  越來越多的激勵創業政策和體系,為帶動就業開闢了空間。上海楊浦區區長金興明代表介紹説,近年來,上海通過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高校合作,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努力為創業者搭建平臺,取得了積極成效。推進創業帶動就業,需要政府主動作為,更要在全社會形成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氛圍。

  社會保障體系,也是解決就業結構性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説,大學生之所以熱衷考公務員,主要是因為飯碗穩定,勞動關係比較規範,養老、醫療、住房及職業福利等都有相應的保障。而去農村、到民營企業工作或個人創業,就缺乏生活安全保障。“從這個角度講,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步伐應該加快,它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空間擴展的基礎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