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省部長訪談錄】專訪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員 華士飛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21: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省部長訪談錄

    主持人:新中國成立後,為了迅速恢復經濟、鞏固邊疆,中央曾組建過一批生産建設兵團,奔赴全國、開荒種地。快六十年過去,歷史上的十二支兵團如今只剩下了一支——它在新疆。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如今是享有省級權限的國家計劃單列單位。“十一五”規劃讓這支特殊的隊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未來他們又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兩會之前,我們在北京專訪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司令員華士飛。

    華士飛簡歷:

    1947年 出生在上海浦東

    1964年 赴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十師184團支邊

    歷任連隊領導、團領導   

    1985年 任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十師黨委常委、政治部主任

    1993年 任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六師黨委書記、政委

    1998年 任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2001年 任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常委、副政委

    2005年 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

    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副書記、司令員

    記者:前兩天兵團搞了一個“暢想兵團精神”的冬季軍事訓練活動,您也親自參加了,而且也是穿了迷彩服進行訓練。您都是司令員了,都是省部級的幹部了,為什麼還要去參加冬訓呢?

    華士飛:主要是為了給全兵團起一個表率的作用、&&的作用。當年我們兵團,毛主席命令我們集體轉業的時候,他是這麼説的,你們現在可以放下戰鬥的武器,拿起生産的武器,一旦祖國有事,我會召喚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捍衛祖國。實際上我們是從事生産建設的,但是因為保衛祖國邊防的責任很重,同時新疆民族分裂和反分裂鬥爭始終是很尖銳的。所以實際上戰鬥的武器不可能放下,我們仍然是既是生産隊,又是工作隊,又是戰鬥隊。最近錦濤同志要求還加一個,還要當宣傳隊,我們這種作用始終是要存在的

    解説: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是黨政軍企合一、可以自行管理內部行政、司法事務的特殊組織。它始建於1954年,自成立之日起,它便一手持槍、一手扶犁,承擔著保護新疆和建設新疆的雙重任務,承擔著團結各族同胞、造福各族人民的光榮使命。

    近六十年過去,歷幾代人更迭,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命運也隨著時代浪潮的起伏,幾經跌宕。但是無論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只要祖國和新疆各族人民發出召喚,我們就總能夠看到兵團人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從過去到今天,他們始終精神不改,鬥志不減。

    記者:“7•5事件”的時候,大家都見證到了兵團人在維護邊疆穩定,還有在維護各民族同胞的利益過程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您覺得兵團在當今這個時代,它在屯墾戍邊,特別是在戍邊方面,有什麼樣特別的價值?

    華士飛: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新疆是我們國家西部的安全屏障,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當今世界,對我們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因素很多,而西部,新疆的周邊非常突出這個因素,敵對勢力是很猖狂的。而新疆內部又存在著民族分裂主義這個心腹大患,民族分裂主義它是永遠不會死心,它是始終想著要把新從祖國分離出去。那麼基於這麼一種狀況,兵團維穩戍邊這個責任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必須要加強。

    兵團黨委歷來重視兵團民兵武裝力量的建設,原來是全民皆兵的,後來成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我們民兵,兵團的民兵還是一支數量足夠、素質相對高,裝備很精良的隊伍。前年發生了烏魯木齊“7•5事件”,這個之後,兵團進一步加大了對民兵武裝力量,兵團內部還有政法、還有武警,這些力量的投入。應該説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解説:翻開新疆地圖,你會發現——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駐地,主要分佈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以及戰略位置重要的新疆西北邊境沿線。這無疑正是這支隊伍愛國愛民的鮮明寫照。

    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懷,這支隊伍即使是在最嚴峻的考驗、最複雜的局勢面前,也依然會飽含著對各民族兄弟手足般的深厚情誼,因為有了這樣的情懷,這支隊伍也始終得到了各民族同胞親人般的擁護和支持。

    戍邊是這樣,屯墾同樣如此。兵團從誕生之日起,便拿起鋤犁自給自足。六十年過去,他們不但豐衣足食,而且還為新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十一五”規劃完成的時候,這部傳奇也寫下了嶄新的篇章。

    記者:我們也知道兵團有句老話,叫“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里,屯墾在天山”,“屯墾在天山”,這最後一句其實説的就是兵團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除了戍邊以外還要屯墾。那屯墾在原來的意思就是説去開荒、種地,放在今天,靠屯墾兵團能夠有多大的實力?或者説屯墾在今天應該是一幅什麼樣的圖景?

    華士飛:屯墾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內涵,我們歷史上屯墾就是開荒種地,解決戍邊將士的吃、穿這些問題。但是到了今天,我們不能滿足於搞農業經濟了。應該説這些年我們的發展情況是不錯的,尤其是“十一五”,“十一五”這幾年的發展,我們兵團應該説是一個重要的發展的時期。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速度加快了,基礎設施也在改善。基礎設施,第一比如説水利,水利我們這幾年是150多個億的投入,重點是高新節水農業。

    記者:這個對新疆來説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華士飛:不光對新疆,是我們國家西部乾旱地區,將來一定要走的一條路子,所以家寶同志叫我們當全國的示範。我們的節水肯定是全國第一,也肯定是世界第一,去年已經突破一千萬畝這樣的規模。

    第二是交通,過去沒有路。到塔裏木,塔裏木的路叫做“三跳路”。怎麼跳呢?叫車在路上跳,人在車裏跳,心在肚子裏跳。那個路狀況很差的,過去都是這樣的。

    記者:現在高速公路已經修好了吧?

    華士飛:我們兵團墾區的公路32000多公里,是新疆公路里程的五分之一還多,我們每年都是幾十個億的投入,光“十一五”就投入123億。

    記者:要致富先修路,修了路以後是不是帶動了當地經濟?

    華士飛:修路不但帶動了當地經濟,還安了民心,

    解説:“十一五”期間,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2.8%;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到“十五”時期的2.3倍,為整個新疆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過去五年,兵團的産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城鄉統籌成果顯著,第二産業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率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城鎮化率超過了50%。

    同時,社會發展成果普遍惠及各族群眾,與2005年相比,“十一五”末期,兵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了77.2%;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增幅更是高達1倍。

    另外,從“十五”到“十一五”,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也顯著提高。兵團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養老金從650元提高到了1445元,加上兵團補貼,總額已達1621元。兵團職工醫保和居民醫保綜合參保覆蓋率已達到90%以上。兵團對教育事業的投入比例,也連續多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五年來,兵團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成果,不僅為新疆率先在西北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整個新疆的繁榮穩定,增進各民族的團結,做出了新的、更大的貢獻。

    記者:“十二五”開局了,“十二五”對新疆來説是特別大的發展機遇,因為我們也知道,去年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以後,可以説政策來了,資金也來了,那麼對於兵團來説,兵團準備怎麼做?

    華士飛:“十二五”對新疆、對兵團確實是歷史性的重大機遇,這確實是千載難逢。中央提出,新疆要加快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這兩大戰略目標。同時啟動了東、中部19個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和兵團,一年一百多個億。這確實是絕好的機遇,我們要緊緊抓住,著力推進兵團的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實現三個重要的目標,通過“十二五”的發展,兵團的綜合實力有明顯增強,職工群眾的生活有明顯改善,維穩戍邊的能力明顯提高,更好地發揮三大作用,三大作用是錦濤總書記代表中央給兵團提出的,就是在生産建設方面要當建設大軍,在維護新疆穩定方面,要當中流砥柱,在鞏固邊防方面,要當銅墻鐵壁。

(編輯:石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