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劉光復:根治文山會海必須動硬來真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6: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2011年3月10日下午15時,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大會發言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本次政協全會組織三場不同主題的大會發言,各黨派、各界別的委員就熱門話題,從不同的角度,通過大會發言的形式,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民盟安徽省主委、安徽省政協副主席劉光復發言的題目是《根治文山會海必須動硬來真》。

    以下為文字實錄。

  “文如山,會如海,領導幹部忙剪綵”;“大會中會小會,會會有我;你説我説他説,重復也要説”;“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誰去落實”……這些民諺和對聯非常生動地刻畫了一些地方和單位的工作狀況,成為很多領導和部門工作狀態的真實寫照。

  “文山會海”的盛行,導致一些幹部沉溺于繁文縟節、疲於應付各種會議,難以做到靜下心來謀大事,沉下身來抓實事;導致一些幹部習慣於只是對上級的工作部署戴“帽”穿“靴”,照本宣科,生搬硬套,降低了行政效能,浪費了公共資源,增加了工作的運行環節和財政負擔,甚至還滋生了非常嚴重的“會議腐敗”。“該抓的工作在哪?在口號裏。工作落實在哪?在會議裏。整改的措施在哪?在通知裏。動聽的詞彙在哪?在彙報裏。”凡此種種弊端,像一道鴻溝,破壞了幹群關係,損壞了政府形象;又像一條鎖鏈,困住了我們的手腳,耗費了精力和時間,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中央已三令五申,要求精簡會議和文件,提高行政效率。但為什麼依然是“文山高聳,會海洶湧”,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疾”,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呢?

  其一,評價機制不科學。“文山會海”之所以讓某些地方和部門官員樂此不疲,大行其道,是因為熱衷於看文件、聽彙報、作指示的領導大有人在;是因為喜歡以開了多少會、發了多少文作為評價政績標準的領導大有人在。於是,有些領導和部門就把發文、開會當成傳達上級指示精神、溝通行政信息和開展工作的主要方法與內容,仿佛不開會無以展示其才能,不發文不能表現其業績,出現了“重場面,輕效果;重形式,輕內容”以及“文字出幹部、幹部出會議、會議出成績、文件出政績”的現象。

  其二,政府改革不到位。“文山會海”之所以久治難愈,究其根本,還在於政府改革不到位。政府管理層級太多、管得太寬,工作層級及文件、會議自然過多直至氾濫。部署落實一項工作,往往省、市、縣逐級發文、連續開會,有時甚至一直延續到鄉鎮。黨委開過政府開,政府開過系統開,系統開過部門開。縱向開過橫向開,工、青、婦以及部門之間還要召開各類協調會、碰頭會、督導會、調度會,結果是“臺上講得天花亂墜,台下聽得昏昏欲睡,場外聊得天南地北”。文發得繁瑣,會開得無奈。但繁瑣的文還在不斷發、無奈的會還在持續開。

  其三,制度建設不規範。有關部門對各種文件的發放及會議的召開沒有科學、剛性的制度規範,隨意性較大。很多會議特別注重與會者的級別和“陣容”的豪華,結果是導致主要領導講話多,講得累;分管領導、常委陪會多,陪得累;下級也疲於應付會議,聽得更累!既累了幹部,又誤了工作,更苦了群眾。

  為平掉文山,跳出會海,從根源上剷除這一痼疾,我們建議:

  一、各級領導要從我做起,&&更新觀念,轉變作風,可開可不開的會不開,可説可不説的話不説,&&摒棄套話、空話、廢話。把“一級講給一級聽”變成“一級幹給一級看”,把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效作為考核工作的主要內容和使用幹部的基本依據,徹底根治這種體制性弊端。

  二、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減少層級,推進政府機構精簡和職能轉變;要重視發揮現代化辦公設施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等手段,推進辦公信息化建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要建立長效機制,嚴格文件、會議的審批和管理,在精簡會議數量、壓縮會議規模、控制會議經費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對下發文件的數量、質量、範圍等作出明確規定,努力做到“少開會,開短會,開務實有用的會;少發文,發短文,發務實有用的文”。

  總之,要徹底治理“文山會海”這種備受詬病的惡疾,必須動真來硬。既要“怒斥”,也要“痛究”,更要“問責”。要讓“高壓線”真正帶上“高壓電”,把頑症的死穴判斷準,把問責的板子打到位,變揚湯止沸為釜底抽薪,走出惡性循環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