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代表熱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1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

專題:2011年兩會:我建議

    “這個法治體系的形成最主要的意義,就是把我們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社會建設,方方面面納入到了法治的軌道,使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廣大人民群眾有法可依。” 近日,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兩會特別節目《我建議》匯聚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文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普通民眾等共同回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的形成之路。

    六十年風雨立法路 構建起有中國特色法律體系

    從無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如果從新中國成立算起,也只有60多年的時間。這60多年裏我們走過的立法路程,相當於西方國家200年甚至300年的努力。中國的法律體系形成的時間雖然不長,卻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在《我建議》節目中,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回顧了60多年來我國法律體系的形成路徑。

    1949年9月29日,凝聚了中國共産黨人和同盟者建國理想的偉大文本《共同綱領》正式獲得通過,它連同1954年頒布的第一部《憲法》,共同奠定了新中國未來構建法律體系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而有意識地構建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則要從改革開放以後説起,尤其是最近的30多年。

    在新中國的立法史上,1982年《憲法》無疑是一座新的里程碑,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之後,人們對這部憲法又産生了新的希望,1982年《憲法》此後歷經了四次修改。

    “1982年憲法到現在修改了四次,基本上每一次都會涉及到基本經濟制度,那麼現在對基本經濟制度的表述,我認為就是比較成熟了,就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這種新的經濟制度。這就是法律引導的一個結果,引導了之後,還要把成果再固定下來,這就是法治對社會的基本作用。”徐顯明説。

    除了對市場經濟體制方面的完善,《憲法》的歷次修改,還涉及到私營經濟的定位、人權保障、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等許多方面,實現了全方位地指引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作用。而以《憲法》為依據制定的各項法律制度也成為保障、引導、規範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讓許多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年《公司法》出臺之後,公司註冊幾乎成井噴之勢,而在此之前,我國法律上並沒有公司這種組織形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介紹説:“像公司法這樣的立法,就大大地推進了市場經濟的進程,使得社會出現了無數的以公司名目出現的市場主體,那麼這些市場主體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按照公司法的規則,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市場經濟的秩序。所以像這樣的法律,它確實是有引導性、有先導性。”

    徐顯明介紹,在1979年之後,我國立法重點是放在經濟領域當中的,而進入21世紀以後,特別是和諧社會的理論形成以後開始注重社會建設,立法的側重點開始向社會領域轉移。與我國社會主義初期階段建設的基本要求相適應,按既定目標,有目的地、有組織地構建,這是我國法律體系形成的一個時代特徵,也是一個成功的模式。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如果我們概括它的特徵,有一個很主要的特徵,就是它的建構性,那麼所謂建構性就是我們是把形成這個法律體系作為一項政治發展的目標,一個任務來確定的,那麼這個任務確定之後呢,立法機關、全國人民各方面,都朝著這個目標來努力,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子呢?主要是我們國家處在一個現代化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有很多的社會關係需要法律制度去引導,去保障、去調整。”

    每一部法律的出臺都寫滿不易與艱辛

    周家貴是來自湖北鐘祥的一位基層全國人大代表。自當選以來,周家貴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兩次列席常委會會議,參加《物權法》草案的審議工作。由他提出的如何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建議,曾被《法制日報》評為全國物權法草案討論的“十大熱點”之一。

    周家貴説:“那個時間我去調研很多農民都講,他説現在你看搞徵地,其他地上的建築物,你的房子,我給你一點補助,但是青苗不給補助嗎?後來為這個事,我在《物權法》的制定過程中,我就專門連續三次會議,兩次常委會,還有一次是在大會上,都提出了把農民的青苗補助要納進法律,寫進《物權法》。”

    周家貴非常強調調研的重要性。他覺得,自己作為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更要發揮自己跟群眾聯絡緊密的優勢,將百姓對於法律法規最真實的感受反映出來。除了調研,周家貴覺得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同樣非常重要。

    同周家貴相比,同樣來自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韓德雲在參與立法的過程中,感受更加深刻,因為他的職業就是一名律師。韓德雲在實際工作當中,接觸了很多的社會問題,“靠他們本身的這種能力,以及靠現有的現行的機制所提供的救濟手段,他們也解決不了。所以他們也希望通過我們從另外一個層面,就是更高的層面,從制度完善的角度,機制完善的角度去努力推動一下這種改善。”

    能夠親身參與一部法律的出臺過程,讓韓德雲感觸很深。“比如説治安管理處罰法,這個我印象非常的深,大概應該是在04、05年吧。因為這部法出臺和方方面面都相關,而且可以説這部法它也體現的是,因為警察權是行政權利裏面最大的權利,所以關係到方方面面,所以當時我的記憶當中,我列席常委會,其中有兩次好像都是,正好都碰到法的修改、審議,在審議過程當中,各方的意見應該説是非常的尖銳、非常的激烈。”

    立法顯民主 開門聽民意

    2007年7月11日,《物權法》(草案)向公眾徵求意見,隨後全國人大常會法工委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來自山東省濱州市的盲人按摩師孫東,針對《物權法》草案提出了十幾條建議,寫了滿滿五頁紙。這些建議都是孫東結合工作生活中聽到的一些議論匯總出來的。由於自身條件所限,孫東提這些建議要克服很多困難。“首先是閱讀的困難,因為是普通字,我讀不了,所以就請人幫忙來讀,逐條逐項進行閱讀,然後就聽。”

    《物權法》(草案)全文長達2萬餘字,孫東無法看到草案的內容,他就讓自己的親人或朋友為他逐字逐句地念,2萬餘字的草案全文孫東聽了三遍,花費了十幾個小時。而從2005年至今,孫東已經針對三部法律草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向社會公開徵求立法建議,為很多像孫東一樣的普通人提供了參與國家大事的機會。遠在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個名叫徐明富的資深會計,就有過一次他一生都難以忘記的經歷。2005年9月的一天,徐明富突然接到一個意外的電話,這個電話來自全國人大。原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首次舉行立法聽證會,針對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也就説通常所説的個稅起徵點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從網上獲知這個消息後,徐明富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將自己的建議傳真給了全國人大,他沒想到,僅僅兩個小時,他就接到了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的回復電話。

    “真的很激動,就覺得建國這麼多年以來,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能直接面對最基層的民眾,來聽取這些人的聲音,這種好像破天荒的這種感覺,真的感到非常激動。”徐明富認真梳理了自己的建議,並且生平第一走進了蘇州市統計局,用精確的統計數據作為論據完成了一份數千字的建議書。

    2005年9月27日,作為從全國5982名報名者中遴選出來的20名陳述人之一,徐明富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第一次作為立法參與者在我國最高規格立法聽證會上陳述了自己的建議。

    2010年底,《車船稅法》草案經首次審議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慣例公開草案全文向社會徵求意見。草案公開後,社會各界踴躍參加了討論,在一個月時間裏共提出立法意見和建議近10萬條。公眾提出的一大訴求就是“減負”。這是因為,原來的草案只降低了1.0以下排量的稅額,多數車主都增加了負擔。一時間,社會輿論一片質疑聲。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社會公眾的呼聲,引起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視。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方面經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研究,對稅額幅度重新進行測算,最終提出了更加符合公眾期待的新方案。除了《車船稅法》,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行政訴訟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的起草過程中,也都將草案向全社會公佈徵求意見。

    2001年1月,婚姻法修正案草案公佈,收到群眾來信3000多封;2005年7月,物權法草案公佈後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收到群眾信函11500多件;2008年4月,食品安全法草案公佈,人們提出意見1萬多件;2008年12月,社會保險法草案公佈,群眾提出意見和建議突破7萬件……

    關注民生 法律保障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將是今後一段時期的永恒主題。而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除了堅持科學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則之外,對民生的深切關注同樣是其最大的特色。而這一點在刑法修正案(八)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2011年2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獲得通過,其中將“惡意欠薪”列入到刑法規制的範疇是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對此,來自湖南的全國人大代表秦希燕覺得非常有必要。“我們原來討論過的一個叫胡東武的一個農民工,他多年沒有要回工資了,他愛人拿了一瓶農藥,在包工頭的家裏面,就把農藥喝下去了,喝了經縣醫院搶救,把命揀回來了,這也是一個,還有一個農民工,自己的愛人得了病,他出去打工,打工以後,愛人死了,他都沒拿到錢,拿著一張白紙條回去了。所以這些東西都很令人痛心。”

    秦希燕説,正是由於親眼目睹了這一幕幕因為惡意欠薪而導致的家庭悲劇,更加促使他多年來不斷向最高權力機關提出立法建議:加大對惡意欠薪的打擊力度。

    關注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將精神損害納入國家賠償的範疇、加大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明確養老保險的異地接續等等,對基本民生的保障正日益成為我國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方向。

    正如吳邦國委員長所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收視預告:

    本期節目將於3月10日晚19:55在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播出!敬請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