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代表委員:國家助學走向“全覆蓋” 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5: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製圖:蔡華偉

  【閱讀提示】

  落實和完善國家助學制度,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要確保每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對話人:

  盛連喜委員(東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李海燕代表(河南週口科技職業學院院長)

  湯素蘭委員(湖南師範大學教授)

  鄭永扣代表(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蔡 勉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陳鼎常代表(湖北黃岡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黃岡中學校長)

  魯善坤代表(重慶市第一中學校長)

  這是來自政府工作報告的一組數據:加快實施國家助學制度,財政投入從2006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億元,覆蓋面從高等學校擴大到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共資助學生2130萬名,還為1200多萬名義務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

  報告還明確提出,落實和完善國家助學制度,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要確保每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這意味著,國家助學體系在“十一五”覆蓋從小學到大學的基礎上,將繼續向前向後延伸,最終實現從幼兒園到研究生的所有教育階段“全覆蓋”。這一點,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填補最後兩項“空白”

  就在兩會召開前幾天,教育部透露:今年將研究制定針對接受學前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代表委員們認為,現有國家資助體系,由此將填補最後的兩項“空白”。

  盛連喜:完善教育助學制度,國家一直快馬加鞭。僅2010年,國家就出臺了4項新資助政策:一是建立高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二是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三是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覆蓋範圍,四是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

  李海燕:有一段時間,一部分學生因貧困不能上大學引起全社會關注。通過“十一五”的努力,國家資助體系從制度上解決了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採取了國家助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師範生免費教育、勤工助學等多種形式,圓了無數學子的大學夢。

  湯素蘭: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助學制度已開始向研究生階段和學前階段延伸。國家已將開展研究生階段和學前教育階段資助納入工作重點。相信在“十二五”期間,這一助學體系將真正覆蓋所有的求學階段。

  傳遞“被尊重的溫暖”

  河南鄭州大學有這樣一項“溫暖行動”:如果有學生每天至少在校食堂吃2頓飯,每週至少6天在學校就餐,但月伙食費卻低於學校平均值250元,學校將直接將150元補助“悄悄”打到學生飯卡裏。代表委員們認為,助學,除了緩解貧困學生最基本的生活困境,還要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的溫暖”。

  鄭永扣:助學金和補助金的使用和發放越來越注重科學化和人性化。有的學生自尊心強,怕被人瞧不起,不願被人知道自己受救助;有的學生不願意接受幫助,自己硬撐著。學校在給這些貧困生經濟補助的同時,要充分考慮保護他們的自尊和隱私。

  蔡勉:一個和諧社會,要讓受資助的人有尊嚴,不宜大張旗鼓地要求他們感恩,不要讓他們背負太多壓力。建議儘量避免一些傷害,比如讓他們發表感言、當眾領取等,讓資助更人性化。

  陳鼎常:在資助實踐中,我們要更多考慮貧困學生的感受,應使他們心態更加陽光,人格和品行發展良好。要讓受資助的學生樹立“受助者助人”的觀念,傳遞愛心,讓他們學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制度設計更重細節

  如何把助學資金用在“刀刃”上?代表委員們認為,在完善國家助學制度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制度的細節設計,使國家助學體系更加公正、公平、公開。

  蔡勉: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明顯,資助體系應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向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傾斜。要更多關注資助體系的普惠性,讓應得到資助的人都得到資助。

  陳鼎常:為使助學政策落實到位、落實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建議相關部門建立相關檔案數據庫,認真做好學生的申請、初審、公示、復審、審批等各環節工作,並對資金落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魯善坤:目前貧困生救助主體多頭,標準各異,造成社會救助資源分散,重復救助、對象不準等現象時有發生。建議建立“政府領導、教育主管、部門配合、以縣統籌、社會參與”的救助管理體系,搭建基金、輿論、慈善、網上、結對救助等專項救助平臺,有效整合各類救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