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藏族牧民一封來信:民生工程暖了民心!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10日 05: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3月5日,全國人代會四川團討論會場,來自四川省爐霍縣洛秋鄉澤瑪塘村村民澤仁翁登的一封信,由全國人大代表、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長李昌平一宣讀,引來陣陣掌聲、熱烈討論。大家都説,這是近年來黨和政府民生工程得民心的縮影。

  澤仁翁登在信中説,今天我們全家圍坐在火盆前,喝著香甜的酥油茶,看著電視裏陣陣歡笑。沒有“關愛牧民新春慰問贈送電視機”活動,我們一家大年三十就收看不到春節聯歡晚會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卡卓、卡卓(感謝的意思)……”

  澤仁翁登在信裏説,澤瑪塘村是一個偏遠的小村寨,屬於牧區。這幾年,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牧區群眾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定居房,用上了自來水,用上了電,安了熱水器,村裏還通了水泥路,小車可以通到家門口。年前,國家又給村裏發了80多套太陽能電視機。這真是做夢也沒想到的。

  李昌平告訴記者,在甘孜州,像澤瑪塘村這樣發生巨大變化的村寨有很多。甘孜州地區生産總值提前兩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提前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4年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全州各族群眾也享受到了改革發展的成果。

  甘孜州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藏族人口占80%,過去廣大牧民群眾一直過著居無定所、四季漂泊的遊牧生活。四川省委、省政府在2007年實施了富民安康工程,2009年啟動了“藏族群眾聚居區三大民生工程”——

  牧民定居暨帳篷新生活行動。向牧民發放58230頂新帳篷和58230套篷內九大件生活設施(床、鋼爐、馬夾凳、奶渣曬墊、牛奶分離器、太陽能照明燈、便攜式提水袋、多功能組合架、多功能組合桌)。目前甘孜州已建成412個牧民定居點、31989套牧民定居住房,解決了14.15萬牧民群眾的定居問題。

  “9+3”免費職業教育。四川藏族群眾聚居區學生在當地完成九年義務制教育以後,再到內地接受3年免費職業教育。通過接受農牧、農機、水電、電子、機電、汽修、工程機械、衛生護理、雙語幼師等60多個專業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技能和就業技能。2009年以來,甘孜州已選送8446名學生到內地11個市、42所中職學校學習。

  衛生事業發展。去年以來,甘孜州共建設醫療衛生項目1106個,新型農村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農村孕婦基本實現住院分娩;省內19個醫療機構對口援助甘孜州縣級以上醫院,接受甘孜州250名基層醫務人員進修培訓;全州招聘衛技人員988名,建成“三乙”醫院一所、“二乙”醫院17所;新型合作醫療達93%,計劃免疫接種達85%;村衛生室建設和馬背藥袋等惠民措施深受農牧民歡迎。

  李昌平説,今年1月,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為甘孜州牧民群眾贈送了1萬台(套)太陽能便攜式數字電視設備,使全州5萬多牧民受益。通過數字電視能夠看到50多套電視節目,聽到4套廣播節目。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在爐霍縣澤瑪塘村,聽説澤仁翁登要代表全村鄉親給中央領導寫信,70多歲的老人巴登翁修拄著拐杖趕來,他説,這些年來黨和政府給了牧民群眾那麼多好政策,牧民們日子越過越好了。澤瑪塘村的大學生尼瑪多吉説:“讀書對我來説,曾經只是一種奢望,但有了‘民族地區教育十年行動計劃’,我們村的孩子都上了學,有了‘9+3’職業教育,我的夥伴們都學到了一技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