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鄔賀銓:不培育技術創新能力 難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9日 17: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鄔賀銓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3月9日下午16時30分,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多功能廳舉行“政協委員談科技自主創新”記者會。全國政協委員馬大龍、鄔賀銓、尹卓、陳志列、徐冠巨、郭為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絡電視臺進行視頻圖文互動直播。

    上海文匯報記者:剛才徐冠巨委員提到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問題,我的問題就是關於科技成果轉化。我們知道目前我國的科技對發展貢獻率其實並不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也不是很高,我們一直提出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但是這次有委員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表示,如果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為導向的話,對創新能力建設並不是非常有利。

    比如從事工科研究的委員説,即使在偏應用的工科領域,如果做基礎前沿性的研究,很多不是為了轉化。科技成果轉化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如果一味的強調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提高,可能對他們的科技的研究是一種傷害,我想聽聽鄔賀銓委員和馬大龍委員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評價的。

    再有,我們和委員採訪過程當中,他們也提到,作為高校的科研人員説,對他們有一些難處。第一,他們沒有做過企業、沒有做過老闆,沒有做過CEO,對於企業營銷這塊是不通的,對於這塊他們覺得很難去做。第二,從研發到市場化當中有一個中間事業,這個中間事業的投入經費是不夠的。但企業很實際,如果這個東西不能直接轉化成産品,對我來説就不需要,企業也不願意掏錢。請問對於這些問題和這些困難怎麼來評價?應該如何解決?謝謝。

    鄔賀銓:作為創新來講,它是一個生産函數的變動。研究本身就是要投入應用的,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完成這個創新的過程,因此所有的科技研究所産出的東西,最終要轉化成生産,還要在社會上應用得到實踐才能證明,因此轉化總還是需要這些的。

    但是更多的還是從高校研究所將這個研究成果轉到企業去。之所以現在轉化率比較低,我認為問題還是比較多。

    從高校研究來講,有一些本身的選題並不能夠完全滿足市場需要,因此做出來可能並不能夠真正符合企業的需要。而且往往學校研究所追求的是發表論文,因此並不是説他做出來的研究成果就能夠馬上拿去生産。如果説我們的企業本身技術能力不足,拿到這樣的成果也很難轉化。 

    而且我們大部分企業目前比較急功近利,希望從學校和研究所拿出來的東西馬上就能夠生産。往往很多應用型的研究院所轉制之後,中間很多環節缺失了,等於很多成果沒有中間這個過程,轉化起來有一些困難。往往很多學校希望只轉産品不轉技術,所以很多工廠拿到這個以後,它能做出這個産品來,但産品的壽命週期比較短,技術創新能力並沒有形成。

    我認為,與其談科技成果的轉化,不如更多的談使技術創新能力能夠培育、能夠通過高校研究所跟企業結合,能夠把企業的創新能力培育出來,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如果只是簡單把某個半成品給企業,可能很難實現轉移。 

    現在企業往往是等學校做出來了再找學校,他沒有參與中間的研究過程,這樣接起來比較難的。如果在一開始企業就派人參加學校的一些研究,這樣轉接起來就比較容易。當然這裡面雙方都有一些問題,企業評價院校的成果,總是説,如果不能完全生産的時候,不要出比較高的價錢。 

    而學校認為,你們根本沒有把我這個成果真正價值看中,所以這裡面需要有一些仲介機構幫助來評價這些成果的價值,然後幫助來解決這個成果在轉産的時候還有什麼問題。我想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學校和研究所和我們企業的問題,政府在這上面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