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陳德銘:中國政府不直接經營貸款 由銀行決定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7日 18: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3月7日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就促進消費和對外經貿答記者問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2011年3月7日下午16時30分,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主題為“促進消費和對外經貿”的記者會。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彭博新聞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有些人批評中國的政策性銀行對海外的中國公司以低利率進行貸款,請問部長對這樣的批評持何種態度?第二個問題,中國的政府部門是否將通過控制稻米和油籽的價格,以及通過降低糧食的進口關稅來緩解通貨膨脹的問題?

    陳德銘:我不了解你所説的中國政府向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提供低利率貸款的情況。從我知道的來講,第一,中國政府不直接經營貸款,是由中國的銀行來決定,而中國的銀行已經大部分改制為股份制的銀行或者是上市銀行,他們有董事會的監督、執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利率,在董事會裏還有國外企業的代表等等。所以,他們執行的方法是公開、透明的。

    中國政府會安排一些貸款,那是中國政府對外援助的貸款,這些貸款執行有財政補貼的利率,但它不貸給任何中國海外的企業,它只貸給最不發達國家,我們援助的那些高債務和貧困的國家。我們把這些貸款或者無償地贈款等等,安排給這些國家的政府,由他們根據最緊迫的民生需要來使用。我們的安排性質有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優惠貸款三種形式,但這些貸款沒有任何一分錢給中國的企業,中國企業在外面的貸款是由中國的金融機構和海外的金融機構按照商業的原則來進行提供的。

    中國對於糧食和稻米、油的問題,當然現在有一定通貨膨脹的壓力,我們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和政府調控的手段,把這些壓力壓到最小。當然從總體來講,中國目前糧食的産需呈基本平衡略有盈餘態勢。中國用6%的淡水、9%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這中間有一些糧食的進口和出口,但主要是品種的餘缺調劑,豐富我們的市場。在糧食的貿易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中國的糧食貿易實行國營貿易,我們現在主要經營糧食進口的有兩家公司,國家對它的稅收是公開的,沒有因為國營貿易的關係而變相減價,但這些承諾都是在入世的時候已經由各國確認的。

    我想,中國對於糧食價格的適當干預和調控是有利於抑制當前世界糧價的過快上漲,有利於緩解通脹的壓力。我最近跑了非洲一些國家,也到了北非和中東的一些國家,我前幾天剛剛回來,跑了很多國家,我都感覺到糧食的壓力。所以中國除了自己解決糧食的自給之外,這幾年把我們援外的資金主要用在幫助這些欠發達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建立現代的農業技術的示範中心,幫助他們發展本國的農業,幫助他們解決糧食的短缺問題。事實上世界糧食的短缺有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有經濟因素和自然因素。短期的或者是自然的因素,比如氣候的變化,自然災害的頻發等等。但是在經濟方面長期的因素就有一個,我們在多哈回合談判中不斷討論到的發達國家的所謂扭曲的高額的補貼,因為他們這種高額的補貼使他們出口的糧食具有極強的競爭力,使很多最不發達國家要發展農業、要經營糧食有很多困難,所以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多哈回合談判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有利於欠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糧食的發展。

    今年,根據去年召開的援外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又調整了對農業援外項目的力度,增加了一些扶持點,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這項工作。我們希望盡我們自己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微薄能力,能用我們佔世界百分之6點幾的淡水、9點幾的土地,解決22%人的糧食需求的經驗、方法,結合所在國家的國情,幫助他們發展糧食,使世界的通脹,特別是糧價上漲的壓力能夠較好地解決。謝謝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