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協委員建議立法禁止電影出現兇殺強姦鏡頭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1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白瀛、崔清新、余曉潔)2006年底,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國王鞭打小王子的血腥暴力畫面引起廣泛爭議;2010年底2011年初的賀歲檔,姜文的《讓子彈飛》和陳木勝的《新少林寺》在一片叫好聲中,同樣面對著血腥暴力的指責。在京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認為,在影片中如何把握度,考驗著創作者的藝術良心和社會責任感,同時需要通過立法對電影中的暴力鏡頭進行嚴格限制。

  暴力血腥宜模糊處理

  電影《讓子彈飛》中,不時就會出現鮮血濺地的鏡頭,例如“麻匪”老六為證明自己只吃了一碗粉的清白,便剖腹取出混有鮮血的粉來;張麻子砍掉黃四郎替身頭顱濺了自己一身血;張麻子一槍將黃府管家胡萬打成“一隻耳”;而《新少林寺》中,鏡頭多次把兵器刺入身體和噴血場景拍成特寫,還有很多血流成河的場景,讓不少觀眾産生不舒服的感覺。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夏績恩説,暴力血腥場面,很多成年人看了都會感到不適,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更是不言而喻。他説,電影中應避免那些直接展現兇殺暴力手段的場景,將其模糊處理。

  《讓子彈飛》《新少林寺》中的暴力與血腥絕不是“前無來者”。2009年,諜戰大片《風聲》雖在類型、表演、節奏上頗多創新,但釘椅、人字老虎凳、電刑、一條繩、毒針等酷刑畫面也使影片遭遇了相當爭議;同為諜戰題材的《秋喜》雖“以鬥智為主”,但還是有剪斷手指、人趴在血泊裏等讓人頭皮發麻的鏡頭;就連講述方志敏生平的《可愛的中國》,開場近20分鐘的戰爭戲中都不乏近距離射擊將婦女背簍裏的嬰兒殺死、血漿汩汩涌出等場面。

  度的把握考驗藝術良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説,即使在戰爭、動作片中,暴力血腥也不是電影的必要表現手段。“為什麼當年我們看《董存瑞》也覺得很激動,但是沒有感覺血腥和暴力?創作者在拍攝中不要有意渲染、展示這些東西,當作刺激觀眾的噱頭。”

  他建議電影創作者多在人物的關係、情感、性格的成長和變化上做文章:“我們的電影首先是表現人情、人性、人道和人格,這是有文學價值的,現在我們的作品缺少文學性和精神屬性,只講商業性和票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前寬説,在影片中如何把握暴力的度,考驗著創作者的藝術良心和社會責任感:如果只考慮市場、票房,這個度就會偏。“誰不會拍暴力?很簡單。我希望電影畫面多表現含蓄的美,藝術品格要高尚一些,不要全靠刺激眼球的方法去贏得觀眾。藝術創作貴在得體和度。”

  立法限制暴力場面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認為,暴力和血腥對於青少年觀眾有著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在美國有著嚴格的電影分級制度來規定哪些影片適合哪些年齡層的觀眾觀看。

  他呼籲用立法解決這個問題:“電影要立法,規定血到什麼程度,炸到什麼程度,不能有兇殺,不能有強姦,不能有暴力,不能有變態。不是像有些人説的,電影要分級,而是要立法,立法是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