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發改委揭秘“十二五”規劃編制:集中社會各界智慧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17: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3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將出席並就“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相關情況答記者問。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廣播網記者: 我有一個疑問,我們知道“十二五”規劃綱要在未來五年可能是我們國家國民經濟、社會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在現場看到的是三位發改委的領導在這裡回答各位的提問,是不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只是發改委一家的編制,這裡面各方面的民意訴求有沒有辦法體現?謝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回答説,“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是按照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按照中央的建議編制的,而且是動員了各個方面的力量,實現了廣泛的參與,集中了社會各界、全國各族人民以及海內外僑胞的智慧,這一項工作自始至終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進行的,各個部門也都廣泛地參與。

    如果各位,特別是記者朋友應該還有這樣的一個印象,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結束以後,我們曾經舉行過一次記者招待會,就是要動員全社會為編制“十二五”規劃獻計獻策,那一次記者招待會以後,向全社會發佈號召以後,我們收到了各個方面的建議64700多份。在規劃編制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廣泛的參與,也是我們現在編制出這個規劃綱要的重要基礎。

    從組織的形式上來説,十七屆五中全會以後,國務院成立了“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小組,發改委只是一個做具體工作的&&部門。國務院的有關部門都是這個編制小組的成員。所以你今天提出這個問題,也是我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要認為“十二五”規劃只是發改委在做,而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動員了各個方面、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一起做的一項工作。只是因為職責分工的條件,所以今天的記者招待會我們三個人來出席,你希望了解更多的情況,我請徐憲平副主任介紹,他具體在組織這項工作,可以把有關情況説得更深入一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説,“十二五”規劃綱要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編制,從一開始就強調整個規劃編制的過程要成為一個聽取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過程,增強規劃編制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我想介紹整個規劃編制主要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基本思路研究階段。根據國務院的部署,開展了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前期研究,確定了41個重大問題,採取委託、招聘的方式,使社會上70家研究機構參與,最後形成了500萬字的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向國務院提交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基本思路的文稿。

    第二個階段是中央建議制定階段。從去年4月份開始,在中央領導親自主持下,成立中共中央關於“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起草組,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又深化對一些重大問題的研究,然後廣泛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歷時半年制定了中共中央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個建議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

    第三個階段是綱要(草案)編制階段,中央建議出臺之後,國務院成立了12個部門參加的規劃綱要起草小組來編制“十二五”規劃綱要。在這個編制過程中,我特別想説的是,去年我們利用互聯網、手機短信平臺、電子郵件等方式,在全國人民中發起了“共繪藍圖,我為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的活動,剛才張主任説整個建言活動歷時兩個月,收到了64709份意見、建議。對這些意見、建議,我們一一認真地研讀,盡可能把它吸納到綱要中,根據大家提出的意見,我們充實了發展生物質能、加快殘疾人事業的發展、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和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等章節的內容。

    徐憲平説,在這兒我還要特別舉出兩個例子,感人至深的例子,説明我們人民群眾對國家這個規劃是多麼地關注。一個例子是我們山東濱州的一個盲人,他叫孫東,36歲,他寫了整整6頁紙的盲文信件,後來我們請盲文出版社進行翻譯,他就發展盲人教育、建設盲人網站提出了建議。還有一個例子,我們機械科技研究總院的一位77歲的退休人員張鴻博老人,身患癌症,剛剛經過6次化療,他給我們寫了4萬字之多的關於收入分配的建議。他們的這片赤子之心非常令我們感動,也激勵我們把規劃綱要做好,要能夠更好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

編輯:程衝 張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