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發改委: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1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3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將出席並就“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相關情況答記者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憲平表示,民生改善問題現在社會都很關心,也是這次“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至於剛才張主任説“十二五”規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一個十分重要和突出位置。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也是黨中央、國務院最關心的問題。所以,胡錦濤總書記在2009年一次國際會議上提出包容性增長,強調要著力解決民生問題。溫家寶總理上週末與網民交流的時候也強調,“十二五”期間,要使社會更加進步,使國計民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所以“十二五”規劃從編制一開始,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整個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是整個規劃綱要中篇幅最長的,有七章,也是內容最豐富的,措施最具體的。

  第一,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範圍和重點,有九個方面,公共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人口計生、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住房保障、環境保護,比如説在公共教育中,政府要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實現九年義務制免費教育,對農村的學生,對城鎮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和涉農專業的學生,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等。這九個方面,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將來是要財政保障的。不管你生活在東部,還是生活在西部,不管你居住在農村還是城市,政府都要提供同樣水平的公共服務。

  第二,規劃綱要也是首次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就是要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地擴大就業和創業的規模,特別是要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提出五年年均要新增城鎮就業900萬人,要轉移農村勞動力800萬人。

  第三,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綱要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導向,提出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的增長與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同步。這“兩個同步”的導向提出以後,已經産生了重要的效應。我想舉一組數據來説明,在“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的省份只有一個省,實行的結果有三個省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現在我們了解“十二五”地方規劃提出“兩同步”的,居民收入超過經濟增長的有5個省,有19個省提出“完全同步”,有5個省是“基本同步”。從“十一五”的1個,到“十二五”有9個、29個,我想執行的效果會更好。提出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在今後的五年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要全覆蓋,去年覆蓋率才24%,總理在昨天的報告中説今年要達到40%,提出要到2015年新農保要全部覆蓋。城鎮居民的養老保險,這個制度要建立起來,現在還沒有,現在只有城鎮職工的。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要新增1億人,並且養老金還要逐步增長。另外,還要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還有一條是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城鎮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第四,醫療保障提出要讓全民享有基本的醫療保障,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要新增6000萬人,在政策範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的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

  第五,要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來五年,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今年1000萬套,明年1000萬套,後面三年還有1600萬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達到20%。同時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對於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實行廉租房制度。對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對於中高收入家庭,將實行租賃和購買相結合的商品房制度。

  在第八篇最後還佈置了“改善民生行動計劃”,有具體的一些政策、一些措施的安排,這幾個方面不僅對保障和改善民生會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擴大居民的消費需求,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都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編輯:程衝 張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