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張平:經濟增長指標未做強制性安排 各地不應攀比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1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3月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徐憲平出席談“十二五”規劃綱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華爾街日報記者: 在你們報告英文版的第20頁有這樣的表述:有一些目標僅僅是預期性的增長目標,而並不是真實的目標。你們為什麼要提出預期性的目標,而不是真正的目標呢?在敦促各個省份實現他們的發展目標的時候,你們是怎樣做的呢?第二個問題,我們發現國家發改委對於使用利率的調控作為一種手段,一直以來不以為然。為什麼是這樣呢?

    張平表示,中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按照這樣一個特點,對於每一年計劃安排,或者是對五年規劃的安排,我們把發展目標劃分為兩類:一類是預期性的;一類是約束性的。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預期性的是一種指導、是一種導向、是一種預期。約束性的指標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是必須完成的指標。

    針對有記者問今年經濟增長8%,為什麼是一個預期性的指標,張平説,對於經濟的增長,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這是必須的,我們有13億人口,我們的物質資料的生産還沒有達到極其豐富的程度,因此我們還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

    但是,按照我們對“十二五”期間發展的導向,我們應該把發展的著力點或者是發展的重點放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要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因此,我們現在對經濟增長的指標沒有做出強制性的安排,而是從各地的實際情況出發,有些地方的條件好一些,可以快一些;有些地方的條件差一些,也可以慢一些。總之,要從實際出發,不要互相攀比。但是,必須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講究經濟結構的優化,講究效益的提高。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要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在發展的進程中要更好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因此我們對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提高效益,現在是作為約束性的指標提出來,對我們的企業、對我們社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至於經濟增長的速度,我們希望它能夠保持一個平穩較快的增長,但是我們淡化這樣的速度,而是更加注重它的內涵。我想這也是我們“十二五”期間,在經濟發展中能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轉變發展觀念的內在要求。

編輯:程衝 張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