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政協委員談文化發展:讓每個公民沐浴到文化春雨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04: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近日,在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國家藝術中心劇場,中國演員在“五洲同春”大型文藝晚會上進行表演。
  新華社記者 張大成攝

  特邀嘉賓

  ●全國政協委員、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王文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馮 遠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抗抗

  主持人

  本報記者 梁若冰

  在“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文化建設被提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關係著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文明進步。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定位,我們如何有效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記者與文化藝術領域三位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型領導交流了看法。

  文化塑造,提升國民精神

  記者: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著力點在哪?

  馮遠:文化體現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品格,“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文化的創新發展有利於國家、民族品格的重塑與再造。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就是説文學藝術最能陶冶人、感化人和塑造人,國民的精神是靠文化來塑造和提升的。

  現在我們各種展覽館、博物館等場館的設施、建設速度規模等都是國際一流的,但吸引觀眾的是陳列內容。我們需要大量原創的、能喚起民族自豪感、打動人心的反映中華民族脊梁的事跡和優秀品德的繪畫作品。必須重視創作源頭。因此,今年文聯提出了啟動《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提案。

  王文章:文化繁榮、文化創新,提高文化軟實力,著力點放在哪?百條千條,兩條最重要。一是創造好的環境。大家都説現在是文化藝術發展最好的時期,指的是發展環境、空間和節點。以前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提法讓文化人很難過,現在文化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詞句前後順序的顛倒,而是我們國家大政方針的變化。前五年各地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有了較大增長,但是對文化藝術創作本體的直接投入仍然很低,亟待改變。二是要重視文化立法,最近《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法》出臺,社會反響很好。在“十二五”期間,文化部將與有關部門共同推進《圖書館法》等法律的出臺。要通過加快文藝立法,改變整個國家立法進程中文藝立法滯後的現狀。

  張抗抗: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需要有大量優秀的原創文藝作品。創作者的奉獻熱忱需要備加呵護,然而很多時候作家不被尊重,原創作品常被隨意肢解並隨意使用。現行《著作權法》1991年頒發,我們用二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的百年曆程。但二十年後的今天,數字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全面普及,創作既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日益猖獗的侵權盜版的挑戰,著作權人長期得不到公正的報酬,原創者的創造活力得不到有效激勵。因此希望儘快啟動《著作權法》的全面修訂。

  保障需求,讓人人享有文化權利

  記者:文化惠民跟建設和諧社會有怎樣的關係?

  馮遠:文化事關民生福祉,關係凝聚人心,因此要從基層做起。而且文化建設投入和讓人民享受到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化成果同樣重要。大家有目共睹,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大了投入力度和進度,建成了一批大型國家文化設施,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保障公民享受基本的文化權益。

  王文章: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是以人為本,我們逐漸認識到提高文化軟實力、搞好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不僅是建設宏偉壯麗的場館,還要讓國人能夠進入,看到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産和現代文化藝術成果,舞臺和博物館裏有我們最優秀經典的文學藝術品,並且擁有文明的現代化服務。這直接關係著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一個國家的形象。

  現在文化創造的成果和提供的服務,從數量方面講還有較大差距。比如就全國國有專業院團每年演出的總場次,全國人均一年只能看0.34場戲。那怎麼辦?我看調動、發揮社會辦文化很重要。全國有一萬多家民營藝術團體,文化部專門發了通知,對這些團體的扶持要與國有院團一視同仁。這些團搞好了,演出數量將比國有院團還多。

  張抗抗: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從國家層面已經做過很多,而讓每個公民沐浴到文化春雨,只有這次“三館”免費開放等措施最為具體。只有每個公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才會持久長遠。

  改變思維,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

  記者:文化快速發展,我們的文化管理和服務水平能否迎接這樣的挑戰?

  張抗抗:十多年前,我到過法國南部一個較為偏僻的小鎮,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們那裏經常有書店的流動車到來,店員和讀者像朋友似的,方便了讀者的閱讀和購買。而我們的特色書店越來越萎縮,更缺乏這種貼心的服務方式抓住讀者。

  不能否認傳統閱讀方式及書店仍是一種接受文化知識的渠道,尤其是“銀發”階層、欠發達地區的文化傳播。我們可借鑒法、德等國的做法,長期免徵書店所得稅,降低書店增值稅等。我們書店的慣性思維和管理服務方式也亟待轉變。

  馮遠:我們確實面臨著挑戰,最重要的前提,是加快建立有效的現代行政管理體制,重點是要提高公共服務管理水平、進一步轉變職能,形成與文化發展建設相適應的現代管理機制。

  王文章:離“三館”全部免費開放的時間已經不遠了,但現實是,這方面的管理人才匱乏,管理經驗不足。因此要加快轉變觀念,培養人才,以科學管理適應這種轉變,並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有效的科學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