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寧夏解決165萬群眾飲水安全紀實:告別苦澀生活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5日 13: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民生一號工程:從飲水解困到飲水安全

  進入“十一五”,寧夏努力使解困型飲水工程變為安全型飲水工程;因地制宜,分區治水,使飲水安全政策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自治區政府把解決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列為最重要的民生問題。

  2007年以來,自治區政府連續4年將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列為自治區年度10項民生計劃30件民生實事之首,每年都要安排一批飲水安全工程。

  2006年,一些人大代表向全國人大遞交了《關於解決寧夏中部乾旱帶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建議》。這件議案隨即被全國人大列為重點辦理建議。

  自治區水利廳廳長吳洪相説,中央、自治區 “十一五”期間飲水安全工程投資達13.45億元,先後建成固原東部、西吉西部等7項重點飲水安全工程和195處中小型集中供水工程、265處泉水改造、5.9萬處砼集水場。

  循著“水隨人走,人臨水居”的思路,寧夏分區施策,使小山村通了自來水,喊渴人搬到了黃河邊:在水源相對充足的北部引黃灌區,寧夏建設適度規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入戶,重點解決飲用高氟高砷水、苦鹹水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在南部山區,以利用當地水為主,中小微型工程並舉,通水入戶;在中部乾旱帶,以引客水為主,建成7處重點供水工程和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長遠地解決資源型缺水問題;對中南部地區不適宜居住、苦旱缺水的35萬名群眾,從2011年起實施5年生態移民規劃,搬遷到宜居、有水的地方。

  在紅寺堡區團結村,曾經一口氣打了10眼土窖集雨的馬德蘭,家裏裝上了淋浴器,自來水通到了廚房。

  利用高科技、新技術的步伐不斷加快。自治區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李振琪説,當地正在積極探索凈化黃河水,作為今後解決飲水安全的可靠水源。

  在同心縣,2008年利用固海揚水建成的窯山飲水工程,探索凈化黃河水保飲水安全,每年凈化水43萬立方米。海原縣等地的集雨水窖安裝了凈水器,讓集雨水窖工程再上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