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強衛:樹立青海意識 寧可犧牲GDP也絕不犧牲生態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4日 11: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青海省委書記強衛接受CNTV記者採訪


       強衛,1953年3月生,江蘇無錫人。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産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管理科學系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工學碩士。第十七屆中央委員,2007年5月,在中共青海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省委書記,同年6月,在青海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當選為青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3月3日下午,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在北京青海大廈採訪了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強衛。

犧牲GDP也絕不犧牲生態

       青海素有“中華水塔”和“亞洲水塔”之稱,其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甚至關係到全球的生態安全。強衛書記上任時,總書記要求他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把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好。因此,就在青海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他們就提出了三大歷史任務,即:“科學發展是第一要務,保護生態是重要責任,改善民生是當務之急”。

       黨的十七大第一次把“生態文明”寫進黨代會報告,而青海在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上正式提出了生態立省戰略,牢固樹立保護生態是機遇而不是包袱的意識,是要更好地發展而不是不發展的思想,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片面發展的觀念,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更好地保護。“十一五”期間,青海啟動實施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等工程,實施林業重點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退牧還草等工程。

       三江源地區是地地道道的“山之宗、水之源”,是重點生態保護區,對這個地區的生態保護,青海省採取了不考核GDP等經濟增長指標的措施,寧可犧牲速度、犧牲GDP,也絕不犧牲生態。為此,這裡地下豐富的礦産不能開發、工業不能發展、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和限制,但是這裡的各族人民無怨無悔,為保護好長江、黃河、瀾滄江這“三江”清流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

“青海意識”即自信、開放、創新

      青海是一個集中了西部地區、高原地區、民族地區、欠發達地區所有特徵的落後省份,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發展基礎薄弱,對外開放度不高,使青海處於被“邊緣化”的狀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長期以來,這裡的美麗富饒“養在深閨人未識”。

       面對這樣的情況,強書記在上任伊始的青海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率先提出了“青海意識”,其主要內涵是:自信,就是要以不甘落後、與時俱進的決心,奮力加快發展步伐,不斷增創青海新優勢,打造青海新品牌,展示青海新形象;開放,就是要以主動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懷,積極參與國內外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不斷豐富發展新內涵,拓展發展新空間,集聚發展新實力;創新,就是要以求新思變、敢為人先的勇氣,大力推動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營造創業新環境,激發創造新活力,提高發展新水平。    

       在新青海建設的實踐中,青海深化對省情的認識,提出了青海在全國具有生態上、資源上和穩定上的重要戰略地位,同時也深深認識到,開放度不夠、活力不足是青海經濟長期滯後於發達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只有自信,才能開放;只有開放,才能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