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14個民族的“土法官” “掌公平”的自家人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09: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龍進品為群眾調解

    龍進品到公郎鎮鳳凰村委會大樹田村民小組回訪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霍筠霞):龍進品紮根西部邊疆18年,成為雲南省在基層法庭一線工作時間最長的大學生,當年他在公郎法庭門前栽下的兩棵松樹,如今已有碗口粗,枝繁葉茂。

    龍進品,1971年生,回族。1993年,以優異的成績從西南民族學院畢業,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州府單位,回到了家鄉。他是南澗縣第一個法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從畢業回到南澗後在馬鹿田法庭實習一年,1994年被安排到公郎法庭工作至今。龍進品所在的公郎法庭位於南澗縣公郎鎮,管轄區域涉及三個鄉鎮360個自然村,轄區內住有漢、彝、回、白、苗、布朗等1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8%,是一個山高、坡陡、交通極為不便、多民族聚居的高寒貧困山區。

    "婆婆媽媽"判官司 清官斷得"家務事"

    基層案件多是因鬥氣、堵氣,像鄰里間的小矛盾、夫妻吵架這種小案比比皆是,作為一個鄉土法官就該用"婆婆心"斷"婆婆案",想解開這些疙瘩,就要從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入手,才能為老百姓打開心結。龍進品説,即使是輸家你把氣給他捋順了,道理講明了,他在感情上自然也就能接受了。

    2005年初,重慶人李顯孟隻身來到公郎鎮做飼料生意,為了打開銷路,他採取了賒賬經營的方式,村民們賣了牲畜再付飼料錢。到了年底,一些買主卻遲遲不交貨款。李顯孟想到求助龍進品,身為外鄉人他忐忑不安地提了兩條煙作為見面禮,來到公郎法庭後,龍進品謝絕了他的"好意",説:"你放心,法庭認的是證據,不是生人熟人。" 法庭立案後,龍進品一戶戶地上門做工作,幫著討貨款,其中不乏他的親戚朋友。就這樣外鄉人李顯孟打贏了官司,收回了貨款。李顯孟説每年都要因貨款的事找龍進品五六次,他卻從來沒有煩過。

    18年間,龍進品承辦案件1000多件,案件涉及婚姻家庭、山林、土地、人身損害、交通事故、鄰里關係、民間借貸等各種糾紛。

    "調解"化解八成案件 "大法官"變"小阿龍"

    公郎鎮有14個民族,一個不熟悉、不理解、不尊重當地各民族民俗習慣的法官是無法取信於民的。公郎法庭每年有100多件案子,但更多的案子已被龍進品在訴前化解。
公郎鎮書記李曉華向記者介紹了龍進品化解的一個案子。2007年鎮上一個加油站因産權問題發生衝突,事件涉及幾十戶人家多個民族。龍進品調解時一家家的登門講道理,説明違法行為可能産生的危害,對應講解法律條文。經過三個多月的調解,事件得到了解決,沒有進入訴訟程序。

    龍進品説平時村民們都愛叫他"小龍"、"阿龍",很少有人叫他龍法官、龍庭長。村民中流傳著一句話"有事找小龍",因為大家相信他。龍進品説,讓他一輩子化解糾紛也不會煩,如果離開公郎幾天他都會十分牽掛法庭的工作。

    在龍進品看來,辦案不僅是依法裁判糾紛,更重要的是要多做當事人的思想工作,讓當事人雙方息訴。在他處理的民事糾紛案件中堅持"調解優先",多年來,他所承辦的案件調解結案率超過了80%。他説調解就是一種情與法的最好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