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2009年我國科普經費籌集額87.12億 人均2.1元夠用嗎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2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的科普錢,花在哪兒了

日前,北京中國科技館內,幾名小朋友正饒有興致地操作靜電滾球裝置。 羅偉 攝

  科技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全社會科普經費籌集額87.12億元,人均科普專項經費2.10元,比2008年的1.84元增加0.26元。在政府撥款的科普經費中,科普專項經費28.07億元。而在2003年,全國有1/3地區的人均三級財政科普經費還不足0.2元。

  數據説明,6年來,我國的科普事業確實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科普經費夠用嗎?融資渠道有哪些?錢花在哪兒?讓我們來算算中國科普經費的這筆賬。

  缺乏社會籌集融資渠道

  經費大多來自政府撥款

  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鄭念介紹,我國的科普經費主要由政府撥款和社會捐贈籌措,大部分經費依靠國家財政撥款。科普所每年的科普經費主要用於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和開展科普活動等,大致包括三類:一類用於科普日及科技周組織開展的大量宣傳活動,另一類用於科普場館開展的科普展覽或科技展,再有就是用於科普資源的製作,比如科普挂圖、科普書籍和光盤的製作以及資助一些協會開展科普活動,組織科技進社區、科技下鄉等等。

  相關科普人員表示,儘管國家的科普經費逐年增加,但目前僅能維持已有項目的運作以及日常工作開支。如果要發展創新性項目,這些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另外,我國的科普經費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社會捐贈部分不到全部經費的10%。籌集社會資金的渠道不暢,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的機制建設不完善,制約著我國現階段科普事業的發展。

  從國外的經驗來看,企業贊助是科普事業重要而穩定的資金來源之一。國外的科普事業主要由民間組織來做,其運營經費主要來自社會捐贈,社會捐贈佔到科普經費的1/3甚至一半以上。國家可以通過制定、完善和落實有關鼓勵科普事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及保障體系,改善社會資本的投入機制,提高企業投入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通過投資、捐贈、資助等形式參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的科普事業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投入的科普資金所發揮的社會效益往往是投入的十倍甚至百倍。鄭念表示,只要增加科普投入,就會帶來更大的産出,科普事業到了必須要加速發展的節點上,繼續投入是緊迫的、值當的。另外,科普是一個長期的事業,科普的效果不能簡單地用經濟學上的投入産出來衡量。

  多數“蓋得起養不起”

  投入大多轉為固定資産

  據鄭念介紹,這些年來我國的科普經費增長幅度很大,但是科普經費的投入大多轉化為固定資産,比如大量科技場館、科技博物館、科技中心,科普教育基地的建立等。截至2009年底,全國科普場館基建支出共計23.17億元,幾乎比2008年翻了一番。全國共有建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各類科普場館1404個,另有一批科普場館正在建設之中,同時,全國共有科普畫廊21.25萬個;城市社區科普(技)活動專用室6.80萬個;農村科普(技)活動場地37.00萬個;科普宣傳專用車1569輛,均比2008年有大幅增長。

  然而,現有科普基礎設施的發展還面臨諸多難題。《中國科普基礎設施發展報告(2009)》中指出:“蓋得起,養不起”是部分省級,絕大多數市級、縣級科普基礎設施的建設現狀。一些地方財政能夠撥付科普設施的基礎建設經費,而後續的運營經費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這使相當一部分科普基礎設施不能及時進行維護和擴充,甚至導致有些科普基礎設施已經名存實亡。

  以科技類博物館為例,國際上,其投資一般包括工程基建、展品研製與布展、日常運行維護三部分。三者的投入比例為1:0.7:0.1。在我國,很多科技類博物館都不符合國際資金投入比例標準,特別是後續資金不足給運營帶來了不良影響。大多數科技類博物館的年度總收入(包括上級經費撥款和門票收入等),相當於建設總投資的6%—8%,達不到10%的運營標準。後續資金不足,運行經費捉襟見肘是科技類博物館普遍面臨的困難。大多數科技類博物館開館就基本處於“守攤子”的尷尬狀態。

  尤其是我國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設的科技館,以現在的標準看,場館建設與科普展品建設不配套、性質不明確、展教功能不突出、使用率偏低等問題比較突出,嚴重制約了這些科技館科普活動的開展和服務能力的形成。

  讓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目前的資源還遠遠不夠

  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石順科説:“科普體現的是科學知識體系和公眾的關係。”而國家逐年增加科普經費的最終目的是使每個公民都能享受科普資源,讓科學“飛入尋常百姓家”。

  據統計, 2009年全國共舉辦科普(技)講座84.94萬次,聽眾達1.69億人次;舉辦科普(技)專題展覽13.02萬次,參觀人數超過1.97億人次;共舉辦科普(技)競賽5.28萬次,參加人數達5163.91萬人次。科技活動週期間,共舉辦科普專題活動9.84萬次,吸引9700萬人次參與其中。

  “我國有13億多人口,假如一人一本科普書的話,總共需要13多億本,目前的科普資源是遠遠不夠的。”石順科表示:“我國的科普工作還處在初級階段,科普經費大部分用於科普到達公眾的手段上,而非公眾本身。未來科普發展的方向還要以公眾的需求為主,對公眾進行認真的研究。同時科普還要與媒體、教育系統進行更好的溝通和協作,推動科普真正走近公眾。”

  那麼,如何實現全社會科普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如何讓公眾對科學形成天然的關注和認同,更快地讓科普走近公眾,形成社會大科普格局呢?石順科表示,科普是社會性工程,加大對公益性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經費的公共投入是必須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普經費的投入也需要按比例增長。

  “科普是發端於民間文化活動,是民間自生的東西,像吳橋的雜技、濰坊的風箏一樣。但是在我國,公眾對科學沒有天然的關注與認同,科普被公眾熟悉和了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石順科説。(蔣建科 張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