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楊士林:45歲後我把自己藏起來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1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次評估“韓美林”

  橙:你還比較欣賞“清四家”之一王鐸的字?

  楊:他有個性,但內心缺少一點東西,他的字比較張揚,也比較奇崛,我臨過他的帖。我最推崇的還是蘇、黃,章草上都有吸收。

  橙:幾種書體中,最喜歡寫行書還是草書?

  楊:比較喜歡狂草。我寫過《中國狂草書派論》。

  橙:趙樸初給你寫行草冊頁的題跋,是哪一年?

  楊:90年代初,我一個朋友去北京看望樸老時,帶了我的冊頁,樸老當時躺在醫院的床上,看到我的冊頁,就問“這個人還在不在”,然後寫下了這樣的評語:“士林先生書法精珍,古藝出新,真賞也。”

  橙:你認為趙樸初的字有什麼特點?

  楊:樸老有詩人的氣質,字靜,字中有詩意。古人的字畫多有靜氣,現在的少。

  橙:啟功的呢?

  楊:啟功是我比較敬重的人,他的字有學者氣,不過偏于理性化,情感過濾的太多了。

  橙:你有個身份,文化部藝評委委員,聽説專門給韓美林作品作過權威的評估?

  楊:08年11月,我因邀請,給韓美林藝術品作整體評估,以前從未有過,這次評估涉及雕塑、書畫、設計等,現在對於韓美林作品的評估,一般也是以我那次評估為準。

  45歲後潛藏起來

  橙:1992年你在合肥、珠海辦個人書展後,好像再也沒有類似的活動了。

  楊:潛藏起來了。搞藝(術)和從政是兩條路,從藝要一門心思的,要把自己藏起來。人一生起碼要走通一條路。九二年在合肥辦的展覽很轟動,王濤主持的,鮑加、張良勳都出席了,有人評價我的書法是“開安徽書壇之新風”。但我正是通過那次展覽,發現了自己作品的問題。

  橙:發現了什麼問題?

  楊:從古人和現代兩個方面相比較,覺得(自己)欠缺的東西多,一個是技法不夠完善,有些想表達的東西表達不出來,其次是知識結構和個人修養不完善。人到了一定階段,要明白自己站在什麼地方,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橙:哦,你參加工作前讀書到什麼程度?

  楊:初中畢業,工作後主要靠自學,1984年到1987年,是在安師大中文系讀的書。

  橙:你“潛伏”到什麼時候?

  楊:一直到現在。“萬人如海一身藏”,我把蘇軾的這句詩作為座右銘。

  橙:1992年,你45歲,突然剎車了,會做點什麼呢?

  楊:40歲前或許能玩點小聰明,但小聰明只能玩一時。那時我怕自己江郎才盡,決定要進補。所以除了(蚌埠)書畫院的活動,一般筆會都不參加了,書展不辦,書畫集也不出。

  橙:難道就是“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楊:大量讀書,同時轉向學術研究,以及考古與收藏。那些年對老莊哲學與佛教禪宗有過鑽研,在《美術史論》、《書法研究》、《文物》等專業刊物上發表了數十萬字的理論文章,尤其是我從安陽回來寫了第一篇探討淮河文化的文章《淮河文化摭談》,提出“淮河文化”概念並希望作系統研究。歐遠方(曾任安徽日報總編輯、安徽省社科院院長等)在(世)時,看到我寫的文章,推薦發表在《安徽省戰略研究通訊》上,還同我深入地談過幾次。之前《哲學大視野》發表了我寫的《淮河文化談片》,這篇文章獲得了論文一等獎。那時我(還)組織主持了一些在蚌埠舉辦的學術活動,如中國首屆道家美學與書法藝術學術研討會、台灣書法家邀請展。同時,很用心地帶了一批學生。回頭來看,帶學生實際上是提高了自己。現在的蚌埠青年書畫群體,不少人是當時我帶出來的。

  橙:搞收藏對你的進補有什麼作用?

  楊:搞藝術要養氣,要吸收多方面的養分。收藏古器物,是在與古人對話,進行心靈上的溝通。

  橙:你認為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出關”?

  楊:如果身體條件許可,在我現在及今後一階段,我會創作更多作品,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