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楊士林:45歲後我把自己藏起來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1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訪談

善解甲骨文

  這是一個悠久的話題了。一個人要到一個四面環水的孤島上呆一段時間,除了維持生活的東西之外,只準他帶一本書、一張碟……這似乎是一個判斷人的精神生活的最好通道。如果是你,你會帶上些什麼?我們以這種獨特的視野窺探城市人的內心,探討人的精神實質,以別人的思想,觀照我們的追求。

  【楊士林印象記】

  皖籍文化奇人楊士林,仿若懸崖上的一棵青松。他的經歷堪稱傳奇:早年棄政從文,中年潛藏不出,自甘寂寞,沉醉藝文,詩文書畫考古鑒賞相互打通。

  聽聞他的名字有些時日了,兔年春節期間他偕夫人踏訪合肥,與老友晤談,並應邀賞析三兩位藏家物品,於是得以近距離訪談。言談間,楊士林釋放出的信息之密集,令人乍舌。他臧否古今書家學人時,均以坐標定位,金句妙論迭出。楊士林有真性情,多年來冷眼旁觀,敢於指陳流弊,對待友朋與後學卻又溫良恭儉讓,盡顯名士風範。在書藝上,楊士林“不取唐人”,頗好文質彬彬之宋風,讀研宋詞,臨蘇軾黃庭堅,亦追摹鄭板橋,曾三下揚州遍訪其蹤。楊士林還喜好訪遺址,撿瓷片,藏奇石,玩古玉,“調素琴,閱金經”,書畫奇崛,人亦有高古之風。誠如熟悉他的一位朋友説,楊士林是位遺世獨立的高人。

  【楊士林小傳】

  1947年生,號懷沙居士,鳳臺人,當代書畫家,美術理論家,收藏家,文化學者,文化部藝術評估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曾任蚌埠市書畫院院長、安徽省書協理事、安徽省書法理論研究會副會長等,在政府多個部門任過職,後棄政從文,專心於藝術創作及理論研究。20世紀70年代,參與野外考古調查,並組織主持阜陽西漢汝陰侯墓考古發掘。醉心於古陶瓷收藏和鑒賞30多年,舉辦過古陶瓷培訓班併為之講學。其書法作品有“瘦硬”、“古樸”、“沉靜”之美,作品曾在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地展出,于合肥、珠海等地辦過個展。出版有《鄭板橋傳》、《鄭板橋評傳》、《金文百聯集》、《遊心集》、《洪武中都城陶瓷萃珍》等。

  棄政覓清靜

  橙週刊(以下簡稱為“橙”):生於鳳臺,長期在阜陽、蚌埠工作,楊先生酒量不小吧?

  楊士林(以下簡稱為“楊”):年輕時能喝一點,但沒有酒癮。最多也就半斤左右。

  橙:相傳張旭、懷素喜歡酒後寫字,現代也有搞書法的人説喝酒更有激情,是這樣嗎?

  楊:西方推崇酒神派,中國沒有。酒之於文學創作和藝術創作不太一樣,前者(事後)可以改,後者不行了。我覺得微微的喝點酒,對於創作可能有點刺激,但書法創作需要好的氛圍,一種虛靜的氛圍。創作前我不愛喝酒,如果(我)酒喝多後寫字畫畫,第二天就撕掉了。

  橙:你的經歷很有傳奇色彩。20多年前,擔負一些地方的領導工作,但隨後你毅然棄政從文,這種“轉身”,一般人很難做到。

  楊:我個人比較喜歡清靜的氛圍和感覺。我從基層幹起,輾轉過多地多部門,從政時的環境和工作節奏,與我內心的需求有矛盾,權衡之下,我選擇了藝術這條路。其實,在太和工作時,我就做過縣裏的首任書協主席,當時還把廈門的書協主席請到太和搞交流。

  推崇個性書家

  橙:你自幼習書但未拜名師,無師自通,也算一個奇跡吧。

  楊:談不上奇跡。(練習)書法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師古人,一個是走科班,我走的是碑帖為師,年幼時能接觸到的碑帖,偏文人書法家,像趙孟,後來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迷上了有個性的書家,黃庭堅是一個,還有蘇軾。蘇軾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內心追求的是一種自由,而且,蘇軾是相當有獨立人格的。此外,對八大山人我也很偏重,他是先佛後道,他也是很追求自由的,當時佛教處於衰落期,八大由佛回到道,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八大傾向於莊子,很有批判性,你看他畫的魚、鳥,很有情緒。除了八大,我對徐渭和鄭板橋也很推崇。

  橙:據説你是“楷自《鐵山摩崖》”,這是什麼樣的碑帖?

  楊:一般人不大清楚這個,《鐵山摩崖》是佛經刻石,其字在楷隸之間,篆書的筆意很濃,字的結構章法奇美,可以説是諸法皆備,與我個人喜歡的氣息相契合。

  橙:剛才説到臨帖,做學生時我們也臨過帖,但沒有一個成為書家。

  楊:臨碑帖要以筆法為中心,不少人注重的是臨字形,不是學方法。搞什麼都要方法,現在學校教學重知識輕方法論,做學問沒有方法,是做不出來的。朱熹講學注重方法論,王陽明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