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名校“入場券”爭奪戰 自主招生聯考“綁架”尖子生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8: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月19日,6萬餘名考生參加了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合作進行的“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學業能力測試”。圖為上海電視大學考點外,考生家長在等候自己的孩子。本報記者 周凱攝

    距離全國統一高考還有3個多月,圍繞著名牌大學和尖子生的競爭卻已鳴哨。

    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陪考”的家長們在考點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交通擁堵,周邊的餐館人滿為患——類似的場景在全國30多個城市同時出現。而這種景象以往只會出現在一年一度的高考期間。

    2月19日和20日,20所幾乎是全國最負盛名的大學分為兩大陣營,相繼舉辦了自主招生考試。一派是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7校,另一派是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13校。

“裸考”:無需備考

    2月20日,直到晚間20時30分以後,守在南開大學第二主教學樓外的人群才開始退散。這是2011年北京大學等13所著名高校自主招生聯合筆試的天津考點。全部科目的考試始於12個小時之前。

    天津塘沽一中學生程宇驍在父母的陪伴下離開考點。“我就是‘裸考’”,這個戴著近視鏡的18歲男孩輕鬆地説。

    他所説的“裸考”指的是沒有備考的考試。這是自主招生聯考與全國考生曠日持久備戰的高考所不同的地方,它很難通過重復性訓練來獲得成績的提高,不容易“備考”。

    上海七寶中學學生鄭珣蘭也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沒有特別復習,平時怎麼學習,應對聯考也一樣。”

    對很多學生來説,聯考宛如高考的模擬和預演。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龔雪穎説,這是一次開闊眼界的機會,“可以看看自己到底能發揮到什麼程度”。

    “讓他準備考試,他話比你還多。”天津一名考生家長這樣形容兒子對於聯考的態度。她的兒子就讀于天津一中,報了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中學老師們也早就提醒,不用準備,就看平時的積累。“沒法準備,因為跟平時考試不一樣。”

    “不一樣”之處還表現在各校不同的選材標準。這位家長舉例説,班裏有學生的成績足以報考北大,卻在南開的自主招生中被淘汰,這表明選拔標準是很難用平時成績來估算的。

    上海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陶正蘇指出,高考要照顧的面很廣,包括地域、教學質量等各方面的差異,“頂多在最後一兩道大題有些難度”,因此“高手沒有區分開來”。名校選拔生源,需要區分度較高的考試,因此難度略高於高考是正常的。

    他説,自主招生考試考查的重點不是考生通過大量訓練獲得的解題能力,而是重點考查學生在環境和情景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創造力、想象力、鑒賞能力和學習能力等。

“烤肉串”:不敢不考

    然而,無需備考並不意味著人們面對聯考就能放下心來。

    程宇驍獲得了“華約”中上海交通大學和“北約”中復旦大學的考試資格,這使他不得不參加兩場聯考,比其他考生要辛苦一些。實際上,更早之前,他已經幸運通過了南開大學面向天津學生自己組織的考試。

    不過對他來説,取得更多名校的自主招生資格是必要的。

    一旦在自主招生考試後得到認可,考生將有機會在高考錄取成績上獲得一定的優惠,這是自主招生的誘人之處。例如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介紹,自主招生加分有多個檔次,最高可達60分。也就是説,經過認證的考生即使在高考中未達清華錄取線,最高可以給自己的成績加上60分,再與“裸分”考生去競爭,錄取機會自然大增。

    某種意義上來看,自主招生聯考比全國統一高考的競爭更為激烈——根據清華等校發佈的情況,參加角逐的人數僅佔全國考生的百分之一左右,不足以構成主流;但由於自主招生是經過個人申請、中學推薦以及門檻頗高的資料審查後確定考試資格的,能夠參與的學生都屬於佼佼者,這是爭奪名校“入場券”最激烈的群體。

    “關鍵時刻,就算只差1分也能改變命運啊。”天津的一群家長在考點外感慨。

    抱著“多多益善”的想法,一位上海家長讓兒子一共參加4場自主招生考試,復旦大學自辦的“千分考”,“北約”聯考,“華約”聯考,以及將於下周舉行“卓越聯盟”聯考。

    “哪所學校要我們,就去哪所學校,因為我填的學校都是好學校。”她説:“我對我兒子説,他現在就是根‘烤肉串’,連考四場,肯定是要‘考’糊的。只要有一場不‘考’糊,就可以了。”

    同樣為了增加機會,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黃天意參加了復旦的“千分考”、“華約”聯考以及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自主招生,連續3個週末都要參加考試。她感到“確實有點累”,但這種趕考,同時讓她有一種“離夢想更近一步的滿足感”。

    在湖北人劉先武看來,讓女兒參加“北約”自主招生考試是一種無奈之舉,是“跟風”,主要是為了給女兒考上心儀的學校加一道“保險”。

    劉先武的女兒劉玥在湖北省襄樊五中讀高三,成績排在年級第二,高考目標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密切關注高考動態、被家人戲稱為“網上教育部長”的劉先武,將聯考視為“插曲”,而高考才是真正的曲目。

    劉先武並不希望自主招生的範圍不斷擴大。他説,自主招生的出發點本是選拔那些有特長、但在現行高考制度下不能進入心儀大學或合適大學的人才。但目前看來,這個目標並不能達到。

    在考前,劉先武就為女兒打好了“預防針”:不問考試結果,正常準備高考;不再參加其他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

    在聯合考試的同時,競爭也在同盟內部打響。參加“華約”考試的天津一中一名學生比別人要輕鬆得多。這名學生的父親形容,這次考試只是“走過場”。他有些誇張地説,哪怕孩子只是寫上名字,交個白卷,也鐵定會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名額。

    他自豪地説,孩子2010年暑期參加了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學生暑期學校,被校方看中。雙方“簽了協議”,只要高考填報清華金融專業,就會獲得約定的自主招生加分。

    據他介紹,北京大學也來爭取過。“北大的條件不夠優厚,不能選專業,加分也才20多分”,因此在兩校的爭奪中,家裏選了清華。

“三國殺”:公平之戰?

    “北約”與“華約”,如果算上一週後的“卓越聯盟”9校聯考,名校的生源大戰還是第一次以三大聯盟對抗的形式出現,有人戲稱為“三國殺”。

    要參與“三國殺”,那些不在大城市的考生“趕考”更加辛苦。一位從外地赴滬趕考的家長説,家人是提前兩天來到上海的,早在春節前就訂好了住宿賓館,連續考了兩天,下週末還要再考。但是,“孩子有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機會已經很不容易,我們做家長的一定全力支持,做好後勤工作”。

    對於引發議論的自主招生對農村和邊遠地區學生不利的説法,很多家長表示贊同。湖北省沙洋縣的吳先生説,無論“華約”還是“北約”在報考時大多要求獲得全國性競賽獎或省級競賽獎。而這些競賽大多比的是動手、製作能力,來自農村或邊遠地區學生獲獎的可能性就不大,甚至連參加這些競賽的名額也受到限制。所以從一開始,這些學生就可能連報考的機會都沒有,不是想報就能報的。

    “招生彈性越大,越不公平。”這是武漢考生家長李先生的觀點。

    上海交大招生辦主任陶正蘇則表示,現在媒體有一種錯誤傾向,總是説自主招生減少了農村考生的機會,實際上,大學在自主招生方面反而可以用自主權扭轉一些情況。他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2009年,上海交大在江蘇省預錄取的考生中農村戶口考生的比例,要高於通過高考錄取的農村戶口考生的比例。

    他表示,有些“板子”不應打到大學身上,而是基礎教育的問題。目前在上海交大,農村戶口的學生確實少於城市戶口的學生,“因為考試沒有辦法區分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

    在近幾年的自主招生中,陶正蘇發現,一些均衡教育做得好的省份,比如江蘇、河南等地,招收的一兩百名學生可能就會來自100多所中學,而在有些地方招收的學生可能有一半都來自一所中學。

    不過,陶正蘇也坦言,由於目前國內的大學沒有完全意義的自主招生權,因此有些想法還無法實現,他舉例説,哈佛大學每年都會招收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學生,甚至還會到一個小島去招收一名學生,就是為了保持生源的多元化,“我們也希望今後能做到這一點。”

    在設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北約”考點,該校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劉進忙著向家長髮放“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實施效果調查與評價”的調查問卷。他從2006年就開始關注自主招生考試政策。

    劉進提出,自主招生考試到底是為了公平,還是為了回答“錢學森之問”?如果是後者,不必太介意學生的來源。但他同時認為,隨著自主招生規模的擴大,當達到兩個20%的時候——招生錄取比例達到20%、開展自主招生考試的學校數達到20%,一定要關注公平問題。目前自主招生的話語體系都是“城市”的,無論是琴棋書畫的特長競賽還是以演説為主的面試環節,都將農村學生置於弱勢地位。

    其次,他認為,目前國內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的視野還太窄,可以參照國際上比較好的做法。比如筆試題目能否導向素質教育。自主招生的面試環節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但是否所有學生都需要面試?自主招生的運行成本很高,他贊同大學自主招生聯盟的做法,可以節省一定成本。

    他還特別指出一點,目前自主招生的考生進入大學後,身上的“自主招生”痕跡基本被抹掉,大學提供的還是和普通學生一樣的“菜”。

    本報記者 張國 周凱 甘麗華 實 習 生 袁悅爾

    綜合本報北京、上海、天津、武漢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