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山東棗莊電視臺副臺長突發10篇論文 篇篇涉抄襲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21日 06: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突發10篇論文 篇篇涉嫌抄襲

  作者被破格評上副高,還成為市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見過評職稱抄論文的,沒見過抄得這樣明目張膽的。"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收到讀者許隆洋(化名)的來信稱,他經調查發現,山東省棗莊電視臺副臺長兼廣告中心主任張靜參評副高級職稱的10篇論文,竟然都涉嫌抄襲,有的篇目甚至"通篇連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

  更讓許隆洋沒有想到的是,涉嫌論文抄襲的張靜,還被評上了"2010年度棗莊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0篇論文篇篇涉嫌抄襲

  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中國知網的專業檢索平臺檢索發現,張靜發表的被中國知網數據庫收錄的論文共有12篇,這些論文都發表在《現代視聽》(及其前身《山東視聽》)上。許隆洋在來信中提到的涉嫌抄襲的10篇論文,集中發表在《現代視聽》2009年的兩期增刊上。上述論文被中國知網收錄的時間均為2009年12月31日。

  這10篇論文的標題分別為:《淺談電視新聞美學》、《專業頻道傳播效果探析》、《中國傳媒如何應對全球競爭》、《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之創新》、《論女性在廣告中的形象》、《論廣告中的慾望訴求》、《社會階層變遷與電視傳播價值取向》、《從〈百家講壇〉審視中國媒體發展》、《論會議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應》和《論公共領域中廣告的角色定位》。

  其中,前6篇刊載于2009年第S1期,後4篇刊載于第S2期。

  在許隆洋看來,最近五六年一直擔任棗莊電視臺廣告中心主任的張靜的主要業務是拉廣告,幾乎沒有從事新聞報道業務。作為張靜的同事,他認為了解張靜的業務能力。"一下子集中寫出這麼多關於新聞報道業務的論文,你能相信嗎?"許隆洋説。

  於是,他下載了上述10篇集中發表的論文詳讀,很快發現,這些論文均涉嫌抄襲,"有些是全文照抄,有些是對原作作了刪節再照抄"。

  記者比照了上述10篇論文與許隆洋提供的原作後發現,被指涉嫌抄襲的10篇論文中,有5篇與別的作者先前在其他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內容全部或部分相同,有3篇能在互聯網上找到他人更早發表的版本,還有兩篇則是從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個人專著中選擇性摘抄的。

  例如,《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之創新》一文是選擇性摘抄自楊陳晨、海風合寫的《為縣級臺的電視新聞開張"菜單"》,後者刊載于《聲屏世界》2007年第4期第56頁,後又發表在人民網傳媒頻道上。

  楊陳晨在看了記者提供的兩篇文章後表示,按照目前對抄襲的定義,"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之創新》一文屬於對他的作品的抄襲,"按照抄襲比例計算,屬於中度抄襲。她文章裏的'區縣電視台資源共享'這部分可以説和我寫的幾乎一樣"。

  類似的還有《論女性在廣告中的形象》一文。該文的第3至6段(約佔全文篇幅的60%)與刊載于《中國廣告》2001年第3期第47至49頁的《廣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一文(作者徐協)的前半部分內容高度相似,只有個別用字作了修改。

  而《淺談電視新聞美學》一文連標題都未作改動,直接全文摘抄自刊載于《視聽界》1986年第4期第15至17頁的《淺談電視新聞美學》一文(作者樊玉媛)。這也是所有原作中最早的一篇。

  樊玉媛的另一篇論文,刊載于《傳媒觀察》1995年第1期第13至14頁的《辯證地看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應》一文也未能倖免。被"改頭換面"後,出現在《現代視聽》2009年第S2期的第205頁。

  有3篇涉嫌抄襲論文的原作來自互聯網。其中,《從〈百家講壇〉審視中國媒體發展》一文的原作《透視〈百家講壇〉,思考中國媒體發展》至遲于2007年6月發表于新浪網讀書頻道,署名潘琪雅。《專業頻道傳播效果探析》一文的原作被許隆洋發現出現在多家宣稱從事論文代寫的網站範文目錄中,題為《現階段影響我國電視專業頻道傳播效果的因素分析》。《中國傳媒如何應對全球競爭》一文則摘抄自網友王飛2005年6月發表的博客文章,原作題為《小議弱小傳媒面對強勢媒體集團——中國傳媒"入世"後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另兩篇關於廣告的涉嫌抄襲論文——《論廣告中的慾望訴求》和《論公共領域中廣告的角色定位》——均摘抄自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的《雙重視域:當代電子文化分析》一書(南帆著)的第十章:"廣告與慾望修辭學"。

  上述10篇涉嫌抄襲的論文的篇幅除1篇是1頁半外,其餘都是1頁,不到2000字,也都沒有任何註釋。《社會階層變遷與電視傳播價值取向》一文涉嫌抄襲《現代傳播》2002年第4期刊載的《當代社會階層變遷與電視傳播價值取向》一文(作者俞虹),前者的第1段第1句摘抄自後者的第3段第1句。但後者的那一句話有註釋,用引號進行了標注,而摘抄後的版本在刪去註釋符號的同時也刪掉了後引號,留下了"孤單"的半拉前引號。

  不過,張靜于2005年和2008年發表在《現代視聽》(及其前身《山東視聽》)上的另兩篇論文並未被指出涉嫌抄襲。

  記者從中國知網上查詢得知,《現代視聽》從 2009年以後開始出版增刊。但常規刊與增刊的差別較大。常規刊一般只刊載20余篇論文,每篇論文在5000字左右。而增刊刊載的論文以1頁的居多,數量可達到100多篇,2009年的第S2期增刊甚至刊載了267篇論文。

  在作者來源上,常規刊的論文作者主要來自高校,而增刊的論文作者幾乎都是山東各地廣電系統的從業者。以2009年第S1期增刊為例,165篇論文中,只有5篇的論文作者全部或部分來自山東以外的新聞單位或高校,其餘160篇的作者均為山東各地的廣播電視局(臺)的從業者。

  《現代視聽》編輯部的魏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有權利人或第三人向編輯部反映雜誌所刊載的論文涉嫌抄襲,無論是發表在常規刊還是在增刊上,編輯部都會與投稿者核實相關情況,按程序處理。他還表示,一些期刊有權利根據各自的需要出版增刊,但期刊的訂閱者一般不會收到增刊。